设计背景 <p class="ql-block">本次建构区主题选自小班下第三主题七彩乐园——《小动物的家》</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在给小动物建家的情境下,掌握平铺、围封的方法。</p><p class="ql-block">2.感受积木的多变,体验搭建成功的乐趣。</p> 第一次搭建 <p class="ql-block">活动前,先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家是什么样的?</p> <p class="ql-block">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张紫滢:我的家是正方形的、圆形的,是很多形状组合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韩心蕊:我的家是正方形的。</p><p class="ql-block">还有好多小朋友都说家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小班幼儿对家的概念停留在平面的他们所了解的几种图形墙面。</p> <p class="ql-block">让她们依照自己的家给小动物建家,并给她们提供了一张搭建图片。</p> <p class="ql-block">只是平铺围成了一个简单的家</p> <p class="ql-block">浩恩的搭建有了初步的垒高</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有了初步的装饰,小动物都是在家里躺着睡觉的</p> <p class="ql-block">用平铺围成,并搭建了房顶。</p> <p class="ql-block">初步掌握围封技能,并且进行了装饰。</p> 第二次搭建 <p class="ql-block">基于第一次搭建,孩子们建构水平比较低,老师以游戏者身份介入游戏,教幼儿搭建。</p> <p class="ql-block">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搭建,色彩更丰富,层次鲜明。</p> <p class="ql-block">用木板简单围封搭建。</p> <p class="ql-block">选用泡沫积木搭建,并进行了装饰。</p> 第三次搭建 <p class="ql-block">这一次让孩子们自己组合,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搭建,孩子们有了合作意识,材料也更加丰富,有泡沫积木,木制积木,家里的设施也更加丰富。</p> <p class="ql-block">浩恩设计了跷跷板让小动物们来比赛。</p> <p class="ql-block">林嘉睿:这是小动物的床,可以睡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动物的沙发。</p> <p class="ql-block">又设计了大门,打开木板就可以放小动物进去。</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在建构活动中,可以参考黄瑾老师对建构区经验梳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提供支持与引导,更精准的判断幼儿搭建处于什么水平,该如何提升。</p> <p class="ql-block">1.小班幼儿搭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好多小朋友刚开始搭建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搭建,教师可引导他们合作并确定主题。</p><p class="ql-block">2.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引导着”,对于幼儿游戏的参与,教师可以适当参与,指导幼儿,给予一定的提示,这样幼儿的搭建水平会逐步提高,让幼儿自主探索,合作游戏,发现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3.可以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提升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投放各种色彩鲜明、富于变化的材料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建构的兴趣。例如生活中的“鞋盒”“奶粉罐”等。</p><p class="ql-block">4.活动后,幼儿对作品的介绍不是很完整,基本都是老师问什么答什么,以后要让幼儿多说,能够流畅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5. 经过三次搭建活动,我觉得幼儿已基本掌握平铺、围封技能,并且能够明确自己的主题。</p><p class="ql-block">编辑:宋群</p><p class="ql-block">审核:张琳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