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究竟要如何做呢?</p> 课堂要“有”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1 你的课堂上,有生命的成长吗?</span></p> <p class="ql-block">有人的第一层含义,当然是有学生。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努力从教育的本质来认识我们的课堂,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生命生长的,着眼生命生长的课堂,必然是基于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2给课堂注入个人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有人”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有我们自己。所谓有我们自己就是要有我们的个人风格,是我的“课堂”,这里面包含着“我的”教学哲学。每个人包括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教师的个体意识,就会失去教学的创造性。做教师的,学徒,到匠人,到艺人,到专家,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教的课本是不一样的。这原本是常识,可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只有一个标准,这标准更多的时候是无视施教教师和受教学生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3课堂上要关注情境中的人 </span></p><p class="ql-block">所谓“有人”,还包括不在场的人,比如教材的编写者,教学纲要、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制定者,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孩子身边的人,这才是我们挂在嘴上的“教学情景”。</p> 课堂要有“料” <p class="ql-block">“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 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p> 课堂要有“趣” <p class="ql-block"> 所谓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人总是喜欢发掘神秘的宝藏,尤其是儿童。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地,寻求知识的宝藏。有趣的课堂会将学生的天赋、洞察力、以及多元的视野聚焦在他们对生命的挑战上,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会寻找到我们从未想过的答案。</p> 课堂要有“变” <p class="ql-block">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p> <p class="ql-block"> 老师的课堂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能好在哪里呢?所以课堂想要摆脱某种模式束缚,老师就要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编辑:汪佩</p><p class="ql-block">校对:张小维</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美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