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清明…

梦雨

<p class="ql-block">  柳梢淡淡鹅黄染,</p><p class="ql-block"> 波面澄澄鸭绿添,</p><p class="ql-block"> 及时膏雨细廉纤。</p><p class="ql-block"> 时至清明,借这春雨,话春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做着教育者的职业,却对教育有着太多的困惑!太多的印象都定格在说教和鸡汤上,让内心生了茧,包裹着谁都不去触碰;其实,仅一层很不起眼的壳,耐心剥开,你就能看到它的柔软,让我开始懂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拉满,先从科幻电影开始,准备了好多零食,还有孩子挚爱的炸鸡和薯条,自制沙棘汁,让这个春天自由绽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题1:高级思维</p><p class="ql-block"> 对于文字,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热爱的,如同很多女孩儿一样,喜欢风花雪月的柔美,喜欢绿肥红瘦的色域..</p><p class="ql-block"> 随着小儿的长大,才发现男孩儿的大脑,天生就是高级思维训练器,从来不乏家国情怀天下平;他的柔情,在诸葛孔明给周瑜的悼词的反复吟诵中,在《将进酒》的滚瓜烂熟中,在《满江红》的脱口而出中,在《出师表》的动情演绎中...</p><p class="ql-block"> 近来,小伙儿给自己安排上了科幻的平行宇宙和三体。所谓的平行宇宙,纯粹是一个思想游戏,脑洞很大,全靠你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头脑中完成一系列抽象概念的建制,这种类型的电影某种角度就是理想的高级思维训练器升级版。</p><p class="ql-block"> 娃把这种逻辑自恰用在自己的作文里,尽管我不知道借鉴了多少,至少选材和呈现是体现这一点的。故事梗概是带好友小红回家来玩,主场吾儿太嗨弄坏了蚊帐,由于动静太大招来了母亲我,于是在我的追问下,吾儿全推到小红身上。特别像电影中的情节,我就是那位老师,他就是鬼使神差的安娜,而小红一个人扛下了所有!逻辑点在我是他的妈妈,无比相信自己的儿子,最后小红的悄然离开,换回了反思和好。</p><p class="ql-block"> 我在阅读后竟然欣慰地笑了!和以前的我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题2:灵魂拷问</p><p class="ql-block"> 小儿读古文可谓万事开头难。告诉孩子,也反复告诉火儿大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因为你要知道,人生还很漫长,你仍然有无数次的机会改变你的人生进程。就像梁咏琪在《花火》这首歌里唱的“原来命运还有一点点在我的掌控之中”其实不是一点点,所有的命运都掌控在你的手中,你只要连续做几次正确的决策,困难就会像阳光下的雪花一样,从你的人生中被抹去,这就是强大的内心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介之推不言禄》中,小儿问:“妈妈,介之推做的到底对不对?”灵魂拷问啊!肯定,会不会迂腐刻板;否定,介之推的气节怎能不令人动容?中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免世故圆滑了些!抓住哪个点,都让我避之不及!难道是我想的太多?犹如飞蛾扑火!</p><p class="ql-block"> 时至清明,小儿再读,告诉我清明节就是从纪念寒食节的第二天来的;也正是纪念介之推的!我赶紧补充,绵之田就在太原绵山,咱们可以安排起来。“定为假期,让人们更容易铭记,是值得肯定的!”恍然间,人之初性本善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题3:生命教育</p><p class="ql-block"> 按学校要求,云祭奠,要去小儿郑重地正式鞠躬;缅怀先烈,表达哀思!脑海中老掉牙的几个英雄故事,早已难以启齿;此情此境,要跟吾儿说些什么呢?借着他编辑对英烈的留言中,我傻傻地问,这句话啥意思?可以兴冲冲地给我拿来语文书,讲着毛岸英的故事!设身处地想到毛主席当年要有怎样的胸襟,决定让毛岸英的尸体留在异国他乡?看着小儿神情,慷慨陈词,觉得比我讲的好太多啦!老母亲欣慰!偷笑,又蒙混过一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儿分享视频特意给我看,哭稀碎。一代传承,那句“走着”,似轻轻松松,更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向神经大条的吾儿,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直都在,只是看他想不想给你看到而已!突然觉得,吾家有儿初长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孩子小时候,我告诉他是男子汉,现在努力就是为了以后离开。</p><p class="ql-block"> 孩子瞪着大眼睛问, “妈妈,你怎么要离开我?”</p><p class="ql-block"> “妈妈比你年纪大,总有一天要去世的。”</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去世?”</p><p class="ql-block"> “就是死亡。”</p><p class="ql-block"> “妈妈,那你什么时候死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要担负起生命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向孩子传递敬畏生命的态度;可年龄越大,却少了曾经的淡然,不知从何而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中热烈而温暖如诗经中《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p><p class="ql-block"> 那小红草在大漠中非凡而鲜亮,女子绯红的脸庞,心心相印,奖励你的感受,消磨你的苦痛,你心底最深的泥沙,让他们都随风而去.....只有小红草话爱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送你一朵小红花》,以1.5倍速从教育光影开始。这是我送你的小红草!</p><p class="ql-block"> 电影中,在无意中看到父亲戴着白手套、穿着西装,毕恭毕敬给别人开车门之后,韦一航内心五味杂陈,但他什么都没说,晚上给爸爸煮了一碗面、特地坐在餐桌等他。爸爸回家之后,韦一航“随口”和爸爸说了句:“我刚煮完面就没什么胃口了,你把面吃了吧。”</p><p class="ql-block">爸爸大热天穿西装捂得满头大汗,一边脱衬衫一边说:“哦哦那行,你要是饿了你再和爸说,想吃啥爸再给你做。”镜头给了一个爸爸吃面的背影,他的背心破了一个洞。</p><p class="ql-block"> 此时,孩子想起了姥爷的白背心,可能没看到那个洞,但却是有温度的回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感触,最好的爱是恰到好处的平衡,而不是一副“全然忘我”、“我的世界只有你”的悲壮。珍惜对方,且珍惜自己,才能让一家人每个人都安心。先成全自己,才是给对方最好的成全。</p><p class="ql-block"> 那段父母拍给儿子未来生活的视频,让我一直问自己,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题4:自身修炼</p><p class="ql-block"> 如刘擎教授说:让一个孩子从6岁开始,12年都在应试, 你们家长做过12年一以贯之的、每天要做6-8小时12年还保持的事情,你做到了哪一点,而且心甘情愿的。</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当把目光多从孩子身上转移开,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做家长应多专注在自己的修身养性上。其实并不是说把视线从孩子身上转移开,就不关注孩子,相反,反而能置身事外的,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里认定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独立思考,独立建立价值观世界观的能力,也有独立做出决定的要求,因此虽然表面上都交给孩子,但看孩子内在却更清晰,有一种不关注即是更关注的哲学意味。在需要介入的时候,往往一个表情,一句话,就能跟孩子达成默契。就像朋友说的,平时少说,关键时候一说,很管用,平时说的多,关键时候还怎么说,孩子都麻木了。让孩子要顺其自然,徜徉其中,享受其中。关键时刻,孩子点头,眼神坚定,充满期待,更充满斗志...</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一直都有自己的事业,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在学习着,不管多忙,坚持读书,而且坚持写读书笔记,生活上有节制,坚持锻炼,时常Get新技能,对自己的外形要有要求,这些不是为了做给孩子看,而是切切实实为自己。</p><p class="ql-block"> 董宇辉说: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升学和成绩,不要把目的和手段搞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我能知行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