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孩子如花,见不着两片完全相同的花瓣。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孩子因为多姿而可爱。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苦苦追求整齐划一,追求“高分百分百”呢?带着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心态,使我们更能真正地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我们更能坦然地面对所有层次的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分层次教学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也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过是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以上思想都认为,教师需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交流。分层教学正好为师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机会。</p> 学生分层 <p class="ql-block"> 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p><p class="ql-block">A组(学优层):基础扎实,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p><p class="ql-block">B组(发展层):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上进心,成绩中等;</p><p class="ql-block">C组(潜力层):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等</p> 备课授课分层 <p class="ql-block"> 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就应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授课,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适应。</p> <p class="ql-block">1.备学生时的分层</p><p class="ql-block"> 对学有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对中等的B组学生要求他们跟上教师步伐;对学习有困难的C组学生则要求牢固掌握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2.备教材时的分层</p><p class="ql-block"> 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共同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3.授课分层:</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以旧知识导入课题提问时,难度要与学生层次相一致,中浅度问题让B、C组学生回答,使其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拔高及重难点知识讲解时,较难问题让A组学生回答,使其获得成就感。整体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保证B组学生整体把握住,及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p> <p class="ql-block"> 所以分层备课授课,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培优”和为“后进生”提供基础性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障碍,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有效参与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种种兴趣。</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们更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出他们自己的美丽,自己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努力继续在语文分层教学路上继续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