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巧]“精选”文章是怎样写作出来的

🌾由之🌾(拒闲聊)

<p class="ql-block"><b>图片,网络。致谢原作者!</b></p> <p class="ql-block"><b>  近些日子参加了一些话题圈子的讨论,发现不少美友对于自己的文章入围精选持高度热情和关注,无可厚非,我也乐见自己文章左上方的“精选”字样。也有极个别美友言出欠妥,埋怨话题主持和管理员这方面那方做的不到位、没做好,等等。我感觉无论怎样,得先做好自己:端正写作态度是节操,把文章写出一定水平是硬道理;要求圈子风气正,先从“我”做起;要求审评公平,先平和自己那颗心。(我也有过躁郁,心平和了,写作所获得收效就是不一样。)</b></p> <p class="ql-block"><b>  文章入围精选有诸多条件:主题、内容、排版、善投圈子等等,文章质量达到要求是首要的。</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一,主题</b></p><p class="ql-block"><b> 我很喜欢“咬文嚼字”这一辞条。一分为二理解,它不是个贬义词。</b></p><p class="ql-block"><b> 咬文,先咬题。树标题如工程立项,然后才是开工建设。文章主题一定要鲜明简洁,概括性极强且意图隐寓,这样才有文章视野的开阔和意境的延伸,及包容。如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后品味才知道文章意含非同一般。假如写成《祥林嫂》、或者《命运》、又或者《悲惨的女人》,社会价值、文化底蕴将大打折扣!同时也体现出先生至高的人文情怀。标题鲜明绝非一目了然的看透,而在于先是“鲜”的吸引,而后才是“明”的意境。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文章立项就别有新意。写成《茶峒镇》未尝不可,古镇属地人读到标题后可能就不想再往下读了。城与镇有人文、地理上很大差别,沈老先生以城言镇、以镇代城,读过后才知道其内涵的博大。</b></p><p class="ql-block"><b> 嚼字即品词汇,如品工夫茶。不是为显究风斯文,而是于过程中琢磨口感、汁味、去领略茶品与水质合二为一的韵味及领略过后的欣然,畅快。汉语博大精深,一些词汇形异而义同,如:家门前有一“眼”井,在屋前抹了一“口”井,眼与口同义,此刻且都为量词,而非平常的象形名词。您家里有几口人吃饭?决不可以说成你家有几眼人吃饭,会使人觉得你莫名其妙、无边际的取闹。尤其是形容词用的精准,会使人、物活灵活现,形像维妙维肖。一个意境妙然相恰的词汇能成就一句好诗、成为诗眼,一句精彩的句子能纲领一个段落大意,也有可能成为读者一生不忘的记忆。典句、语录就是这么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隐忍</b></p><p class="ql-block"><b> 隐忍:实为酿造、蓄势,而非避让、退缩。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明晰理解、对自然环境有较深刻解读后,所作出主观感受的性情抒发,或者判断。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只要是能让读者读后心情舒畅、又或者让读者有思想上的感触,才是文章。文章,是生活沉淀后沉浸式的认知迸发,因而,首先是自己已是被生活所深深的感动。所谓的灵感,是冥思后瞬间的躁动与释然,如投石破水涌起的涟漪。不得不说:文章出自主观认知上的勤奋思考,一瞬间的破译。如此以来,光有选题是不够的。在没有足够的蓄能之前,别搭箭拉弓。好文章,往往是执念在心里憋了一段时间,一旦动笔、一鼓作气下的孜孜不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三,内容</b></p><p class="ql-block"><b> 文章内容可理解为文章的内在容貌、描绘客观存在及抒发主观意气的所含容量。文章忌讳泛泛而谈,没看点没亮点的文章谁有兴趣读?大景色可用凝炼的语境概括,小景致必须细抠。牡丹园中千株竞放,深处有株黑牡丹,满篇的国色天香、满园芬芳没多大品头,把那株黑牡丹写精细了,文章就有很大的看头了,读者会久久难以忘怀。所谓精雕细琢,如同人物画的五官之重要,其眼睛是重中之重,试想,将蒙娜丽莎那双眼晴换成杏眼,就无以经典传世了。</b></p><p class="ql-block"><b> 文章容量大,不是垒垛堆高也不是多占摊位显地盘,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将应有的条件与因素打理得井井有条,有层次、有冗余、有回旋。撸进来的东西多了又缺乏设计、摆布,就一塌糊涂了。</b></p> <p class="ql-block"><b>四,排版</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对文字与图片排版有要求:文章段落清晰,图片有美感、符合文意等,把握三点:(1),文、图般配,忌风马牛不相及;(2),文章以文为主,插图过多有如抢镜头、抢风头,让人生厌;(3),配图利落能给文章“锦上添花”的增彩,加塞进去的图片会使文章篇幅臃肿。一句话:既工整又符合大众审美,对得起读者。但是,版面漂亮并不能代表文章整体质量,悦目的排版意义所在,是为赏心而服务的。这就涉及到做文章必须遵循的一个宗旨:谋篇布局。谋篇是意像,布局是细节。“成败在于细节”,此言犹警钟、座右铭。一篇文章有若干段落(包括诗歌),此段落写什么,彼段落写什么,或连惯推进、或显山显水有区隔、终成一统江山,要有讲究。平铺直述等于是进景区而行大道,委屈了兴致、情趣,也失了格局。思维过于跳跃就成意识流了,“意识流”我读不懂,更学不会,缺这份素养。另,某些文章中图片一个直排的16:9,甚至是16:8(手机拍摄),既霸占了篇幅空间,阅读时视觉又很不舒服。说女人冬季着裙套装“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美篇文章的配图也该拿捏分寸、尺度。一幅画由透视展现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组成,配图时,我们可通过技术手段将次要部分裁剪掉一些,即使是一幅世界名画也在所不惜。毕竟,配图体现一个配字,而不是画展(摄影作品除外)。</b></p> <p class="ql-block"><b>五,善投稿</b></p><p class="ql-block"><b> 文章有三次投稿机会,要充分利用好。文章写的好,但没找准话题就贸然投稿,是枉然一番了(例如: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是有区别的) 。说白了,善投稿就是会投稿、善于投稿,既体现出你的“识相”,又是一次际遇中的良性互动。投稿是你所向的“情投”,话题主持人或管理员审稿时眼前一亮,觉得来稿正是“我”所需要的,她(他)心里一高兴,八九不离十能得到精选。即使没被精选,也能次之的得以“推荐”。走对路却入错门不但会给对方造成尴尬,还会犯张冠李戴的嫌疑。说说我今年难忘的一次投稿经历:二月份于浏览中发现“婚姻探讨交流群”,出于对婚姻这桩既平凡而又非凡事物的认知,写了一篇“动人的相逢,旷日持久的偕同”文章予以投稿,一小时内加精。更让人高兴的是,大约十天左右,消息栏中显示文章已获“美篇精选”(在此,对主持人“湖心里的小舟”老师致谢!)文章内容与话题圈子主旨相吻合是极其重要的。</b></p> <p class="ql-block"><b>六,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b></p><p class="ql-block"><b> 许多文学大家对此都深为感慨(不赘述)。写文章恰如农作耕耘,耕是耕,耘是耘。翻地、打秧坑、插苗、播种为耕,灌溉、施肥、除草、灭虫害是耘。文字初稿是耕,杀青前的润色是耘。即使文章已于美篇发佈甚至获得精选,也还得自读几遍并修改个别词汇、补充内容,直至自认为文章已经好到“无以复加”为止(美篇允许作者反复修文章的这项功能设计非常好!)。</b></p><p class="ql-block"><b> 另外,平时多读书读好书,助益知识储备、写作修养。翻一翻新华字典、读一读辞海都大有裨益。</b></p><p class="ql-block"><b> 以上文字属经验之谈,所谓经验难免产生思维惯性,犯了教条。但求不误导人,就可以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