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外婆

快乐的姥爷

<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照例去给外公外婆上坟,我幺舅的长子表弟刘胜在其二伯也就是我的二舅的倡议和支助下已将外公外婆的坟墓重新拢堆修善,并修筑了一条简易的便道便于晚辈们上坟祭奠,表弟的善举感动了我,也启发了我该为之作点什么?沉思良久我想一是怎么也要尽点心意这个好说,二是我要把我对外公外婆碎片化的记忆和传说以及能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拼凑记录下来供后辈们怀念吧。</p> <p class="ql-block">外公</p> <p class="ql-block">外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拢堆后外公外婆坟墓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公刘佑卿,外婆赵可貞生于晚清,逝于上世纪中后期,家住鼎城区蔡家岗镇舒公殿村,她们的一生赶上了时代的变迁更替和内忧外患的悲惨战乱,可谓是经历了人生的一切能想到和想不到的磨难。特别是我的外婆在娘家时虽谈不上是千金大小姐但也因为家境殷实算得上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嫁进刘家后深得十里八乡称赞的不仅仅是带有丰厚嫁妆,更是有一双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十分灵巧的双手把整个家庭打理井井有条,特别是在旧社会外公躲避壮丁在外流浪期间,独自撑起了全家的一片天地,养育子女和田间地头的活计都由她一人承担,为家庭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坚辛。到了新社会她老人家不仅仍然保持着勤劳持家作风,还不辞劳苦的精心养育孩子们,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还远见卓识的倾其所有的鼓励子女们求学上进,支持子女们积极投身参与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活动, 外公外婆的作法让乡亲邻里不可理解但又十分敬佩。</p><p class="ql-block"> 外公外婆一共生育了6个子女,有幸能存活并留有子嗣的有5个,在躲避战乱和外公逃避壮丁期间基本都是外婆一人拉扯大的,先说说外公逃避“壮丁”,旧社会军队兵源称为壮丁,没有自愿当兵一说,全靠抓,因此入伍的新兵就称为抓壮丁,外公兄弟几人且他成家后年龄和家庭男丁人数正好适合派壮丁条件,因此被抓壮丁是很可能的,一想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不能背境离乡的去当兵送死呀,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逃避了,就这样外公凭着“介匠”(给人将圆木锯成方料和板材)的手艺开始了长达数年东躲西藏的“躲壮丁”流浪生活。这期间家里的一切除了外婆一人操持外还有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也应提一提,这就是家里的长女,我的姨妈,她要比其他的兄弟姊妹要大好几岁,在精心照顾弟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大舅求学,从军及工作后留下的影像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我二舅和我妈求学和工时留下的影像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逢年过节晚辈们也是经常的来到外公外婆家(也就是现在的幺舅幺妈家)相聚以表达对外公外婆的深深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我的幺舅留下的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分担家务上也起到长姐如母的作用。这些都是我长大记事后右邻右舍的大人们经常谈及的事。到了新社会我的外公外婆在生活十分节俭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和鼓励子女们求学上进的事在当地十里八乡早已传为佳话,用刚收获的黄豆绿豆之类的农作物收成为子女抵交学费的故事和我母亲和二舅为了筹钱烧了一冬的炭来换学费的故事也听到了许多许多…。几个子女中除姨妈当时年岁已大早以成家外其余子女经努力学习都在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大舅(长子)常德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立功受奖提干受勋,转业地方后先后在国家测量总局从事大地测绘工作为国家西北大地的测量工作作出了不少贡献,调回家乡后先后任常德七一机械厂副厂长,常德水泥厂厂长直至退休;我的母亲(次女)通过读书求学成为了当地为数不多有文化的知识女性跟着土改工作队就开始了革命工作,担任过公社(现乡镇)党委副书记后调常德县供销社工作直至退休;二舅(次子)由于外公外婆的大力支持加之自身努力一直勤学苦读,湖南师大毕业后先后在常德地委(现常德市委)组织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现代化研究所,常德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文理学院工作,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曾任院长,校长等职,为科研和教育事业也作出毕生的贡献。幺舅(三子),因家中有二老要照顾,完成学业后被迫留守家中“继承家业”,当时属于集体经济除了几间板房和家中二老再也就没有什么家业了,仅继承了一个“一代新农民”的称号在家守着二老务农,一辈子称得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p><p class="ql-block"> 外公外婆为子女可谓是倾尽了一身,精心培养了子女又任劳任怨的帮助照顾孙子外孙,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小的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到该上学的时候才离开外婆家,但每到期末就盼望假期能到外婆家住一段,又能吃上外婆给准备的好吃的了,在童年的记忆中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给我留下亲切深刻的记忆,在外公外婆家的日子总觉得是最美好和最幸福的,而外公外婆屋场前后的一山一水也觉得是很优美的,没有外公外婆后二老的音容笑貌也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逢年过节晚辈们也是经常的来到这里相聚以表达对外公外婆的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深切缅怀我的外公外婆和己经过世的长辈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我找二舅了解往事的影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