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凸显课程育人价值——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研学习

盛夏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学习共分为三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政治学习 <p class="ql-block">理化生全体老师学习了兰州市外国语学校相关文件。</p><p class="ql-block">1.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党建攻坚年”活动的实施方案。</p><p class="ql-block">2.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p><p class="ql-block">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的实施方案。</p> 课标学习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将对未来10年初中物理教学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本文就《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的学习,重点关注物理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进行介绍和解读。</p> 基本内容主题保持稳定 <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的内容框架是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标》”)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课标修订前后课程内容框架的比较发现,2022年版在基本内容主题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保持了稳定,变化主要体现在实验和实践性要求方面。</p> 新增“实验探究”主题 <p class="ql-block">  《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标》中的“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结构主要是基于当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提出来的,其对应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和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将“科学探究”上升为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直接归入课程目标,这样就会对“科学探究”素养目标对应的载体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本次课标修订的总要求,增加学科实践,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来融入科学内容的学生实验独立出来,成为内容框架的第四个一级主题“实验探究”。该主题明确了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9个、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12个。与修订前的课标比,新增1个探究类实验,调整了3个实验。其中,将原来的“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调整为“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将测量实验“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融入新增的探究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提升了实验的要求;新增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原来的操作练习类实验“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际可以融入电路类所有实验,特别是新增的“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需要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因此也做了调整。</p><p class="ql-block"> 新增的“实验探究”主题突出了物理课程实践性的特点,该主题的“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有助于教材编写中整体设计实验的进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侧重于“科学探究”素养的落实。当然,实验探究过程也是学习新知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p> 新增“跨学科实践”主题 <p class="ql-block">  本次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整体构建了课程体系,将一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直接植入各学科课程标准,强调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要求每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整体解决困扰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教师、内容、时间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依据物理学的特点,加强课程与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形成“跨学科实践”主题,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p> 提出学业要求 <p class="ql-block">《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标》在每个主题的“内容要求”后,都结合本主题内容提出“学业要求”,主题下的学业要求仍然是按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表述的。</p><p class="ql-block"> 课程内容的每个一级主题后都增加了针对主题内容的教学提示,教学提示又分为“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这里的教学提示是针对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建议,因结合具体内容的表述,对教学指导意义重大。</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生物组:集备研讨活动有以下内容。一、八年级生地学科专项训练考试工作安排;二、下周八年级生物学科复习工作安排及集体备课。三、下周七年级生物学科集体备课。1、八年级生地学科专项训练考试于4月6日下午进行,对于后期的阅卷工作做了分配安排,确保能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二、下周八年级生物学科复习工作安排及集体备课。八年级下周计划开始微生物及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复习,对主备人员王晓刚老师的教案及复习课件进行分析,讨论及修改。最后根据内容的难度及学生以往掌握的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当堂练习以进行内容的巩固。三、下周七年级生物学科集体备课。七年级下周进行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对主备人员陆毛珍老师的教案和导学案及课件进行分析,讨论及修改。最后根据内容的难度及学生以往掌握的情况,最终决定本节课由两个课时增加为三个课时。最后由主备老师将最终讨论建议记录并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设计定稿,作为上课依据。并确定4月6日下午进行八年级生地专项训练。</p><p class="ql-block"> 化学备课组就一诊前三个专题的复习内容进行集备和研磨,并对一诊后的教学安排、练习安排进行了微调。</p><p class="ql-block">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交流了各种复习的进度和复习专题内容进行了例题和题目的精选,并对一诊前的教学和练习提出新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集体复备了课本第七章第五节至第七节。从课程纲要、课标、思想品德及分层布置作业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讨论。</p>

探究

物理课

年版

实验

主题

课程

初中

课程标准

内容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