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玮的美篇

仲晓玮

<p class="ql-block">  春风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4月6日上午,2022年江苏省乡村教师提优计划——赣榆区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暨首次集中研训在教师发展中心夹谷书院怀仁讲堂举行。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孙亚丽院长、冒继承副院长,赣榆区教育局教工委委员、江苏海头高级中学党委刘兴法书记,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邵长春主任、朱贵玺副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全区的 50位培育站成员相聚于此,开启新的成长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致词欢迎</b></p> <p class="ql-block">  赣榆区教育局教工委委员、江苏海头高级中学党委刘兴法书记首先致辞。刘书记对培训班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他首先肯定南通教师发展学院和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对本次研训的重视,强调了两地的携手是为了赢得教育发展的先手,更突出了两地的联合是因为两地人心相合。</p><p class="ql-block"> 刘书记提出:要想发展教育,首先是发展教师,在教师的发展基础上带动学校的发展,带动教育的发展,他还殷殷告诫在场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要以专家们为榜样,遵守纪律,保持认真听讲,认真研究的学习作风,最终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通发展学院冒继承副院长解读研修方案</b></p> <p class="ql-block">  启动仪式上南通发展学院冒继承副院长对2022年江苏省乡村教师提优计划——赣榆区语文教师培训班的研修方案进行解读。冒院长简要的向各位参训老师说明研训的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师德第一。在整个培训的项目过程中,研训始终注重把师德作为第一课程,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好”可以表现为各个方面,但是师德肯定排在第一位。除了研训课程安排中的师德第一课,在后续的系列研究中,还将带领学员走进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生前所在的学校,去参观他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绩,用现场给大家浸润,给大家感染,给大家以力量。 </p><p class="ql-block"> 二、师资第一。本次培训将邀请南通语文教育界,以及全省乃至全国语文小学语文教育界的最优秀的专家做讲座。比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专家陆志平先生的讲座,南通的姜树华校长示范课,南通的一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示范课。</p><p class="ql-block"> 三、师能第一。此次研训以实践性培训为主,教师要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尽管教师掌握了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本次研训安排了名师示范,同时也安排了名师去听各位学员的课进行现场诊断,真正的解决了过去邀请那些专家培训曲高和寡的问题,解决了学用不结合的问题,让老师们真正在实践中提高本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员代表发言</b></p> <p class="ql-block">  启动仪式上学员代表卢燕发言:我们定会珍惜本次的学习机会,用所学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后面的培训中,让我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怀揣感恩之心,坚守有诗有梦,有远方的教育信念,积极投入学习,真诚交流,更长智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懂理论、会操作、能指导的赣榆小语人。我们也将学用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立足岗位,开拓创新,为赣榆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解读研修方案</b></p> <p class="ql-block">  孙院长着重阐述了本次培训对于南通、连云港、赣榆区的三个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第一,高质量项目实施是两地更续情谊的实际行动。一直以来两地的教师发展机构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本项目也将会使两地的互动更加地紧密。</p><p class="ql-block"> 第二,高质量项目实施也是推动城乡一体的具体举措。本次培训会集中全省的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区县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开阔乡村教师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第三,高质量地实施这个项目是南通、赣榆两地优势互补的一个生动实践。本次培训既是南通名师来赣榆示范引领的平台,也是南通人登门求教的一个极好的时机,我们将充分的用好这个平台,用好这个契机,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系统的优势,强强联合,共同谱写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佳话。&nbsp;</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师德讲座:化德成性,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b></p> <p class="ql-block">  孙院长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地位:“立德树人:自上而下的价值引领”;“师德底线:自外向内的规范约束”;“师德成性:自内向外的美德养成”。孙院长通过分享张謇、于漪、张桂梅的事迹,讲述习近平教师思想重要论述、强化思政课程、规则立德、《道德经》等内容,分享警示案例引发教师们的思考,使“四有”好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深入人心。鼓励老师们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新发展</b></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陆志平开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发展”为主题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第一板块:强化语文课程育人功能。陆会长从语文课程性质讲解了它的育人功能。首先,陆老师抛出一张表格呈现了2000年以前到2022年新课标的变化,并从语文课程性质出发,提出2022版新课程标准最大变化就是强调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他认为语文课程坚持以文化人具有学科特点的育人方式;育人功能突出表现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集中表现在促进每一个人全面协调发展上。</p><p class="ql-block"> 第二板块:任务群落实核心素养。陆会长依次给大家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特点、价值以及学习任务群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并列举两个教学设计案例,体现了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有机融合,突出了案例设计的特点:以学习任务统筹学科逻辑、学习逻辑、生活逻辑。</p><p class="ql-block"> 第三板块:根据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大单元。首先,陆会长解释了什么是语文任务群、回顾了单元教学的探索,突出强调想要深化改革的路径就要实施大单元教学。紧接着,举了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中几个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论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更加地通俗易懂,也说明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第四板块: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陆会长认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抓住素养、学习、生活、主题、任务五大关键词,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依据语文要素设计评价标准。并从古诗、小说、民间故事等体裁列举了大单元设计的具体案例,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将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更易于学员理解,学员们纷纷拍照记录。</p>

教师

赣榆

语文课程

语文

研训

教学

师德

南通

教育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