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都江堰

紫霞仙叶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来到成都,怎么可能不来看看这唯一呢!</p> <p class="ql-block">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当然,我们看到的这是仿品。</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修筑之前,成都平原的农业已有一定的基础。蜀以务农为本,并有治水的要求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李冰注重实地考察,根据岷江出高山峡谷,河面开阔,流速顿减,以及左岸一带,山势弯环的地形特点和资源条件,精心设计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此为″鱼嘴"。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p> <p class="ql-block">心愿墙上许下心愿,祝愿心想事成,事事遂心!</p> <p class="ql-block">李冰凿离堆建宝瓶口,“辟沫水之害”,将岷江洪峰引走,从而削减了岷江沿岸的洪水压力,同时,“开二江于成都之中”,将岷江水引进缺水的成都平原,“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由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实在太聪明啦</p> <p class="ql-block">河岸树枝抽芽,河水清清,树芽翠嫩,走在其中,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老君殿”,"太极殿",供奉的是道教老祖太上老君等,看着香火还是挺盛的。</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维修殿堂的人,背着几十斤的水泥和石头,讨生活,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桥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