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数”你最美 ———新星小学五数组高效课堂活动纪实

莫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阳春恰三月,风暖吹花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是校园春色美,更添教研兴味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令人欢欣鼓舞的季节,我校数学教研组迎来了高效课堂赛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以组内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四种不同的课型开展,使得高效课堂更具挑战性,更为精彩。我们五数组九位教师的课堂精彩纷呈,每位教师都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彰显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p> 新授课 <p class="ql-block">  施东山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首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而提出“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抛出问题导入新课。互学释疑环节借助PPT围绕排水法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活动中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单,再组织小组交流讨论、上台展示等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整堂课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操作性强、趣味性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程涛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复习魔方的体积,引出橡皮泥、梨等不规则物体,激发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分别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橡皮泥的可塑性将其捏压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求体积,突出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接着以“不能改变形状的梨该怎么办呢?”制造冲突,使学生另想它法,也就是排水法求梨的体积,从而发现“总体积-水的体积=梨的体积”。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透彻地理解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这一抽象的物理原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p> <p class="ql-block">  胡丹丹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思路非常清晰,首先旧知回顾,然后引导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各种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再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法——转化,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明白数学算理,在理清解题步骤中突破难点,同时她注重对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p> 练习课 <p class="ql-block">  吴汉明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练习课》紧抓练习课实质,结合学生实际,整合练习,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并组织各个教学环节。他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说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与小组同学分享交流。最后汇报、集体评议,步步深入、比较体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转化”的数学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  匡蕾蕾老师执教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练习课》从学生的易错题入手,整节课通过错题分析和学生自主练习两个主要活动,学习资源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从而真正实现练习课的自主性和实用性。练习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梯度;作业布置体现新课标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p> 整理复习课 <p class="ql-block"> 李秀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以算筹识数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采用“先理后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回顾知识再现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板书,将零散的知识串联成线,构建成网。接着通过互相提问补充完善,释疑内化。最后,以闯关大赛的形式针对性地巩固练习从而达到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联系”,体现老师有效引导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徐丽嫔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省去了繁枝缛节的导入过程,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最先学习了什么?”激发学生回顾知识,带领学生系统整理知识,老师一步步有效地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结合板书构建本单元的知识链。然后通过易错题练习,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索讨论中再次巩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整节课站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开展复习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自我梳理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复习的整理方法和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和推理能力。</p> 易错题解析课 <p class="ql-block">  邱芸薪老师执教的《易错题解析课》,首先通过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从而攻破错题,总结规律。邱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易错题变式训练中明知识。通过错题的深度解析,特别是对于“正方体的棱长变化,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怎样变”这种题型,邱老师将难点细化,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在学生的困难处加以引导和适度探究,让学生辨错析错,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p> <p class="ql-block">  易云老师执教的《常考易错题解析》一课,在充分研究学情、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以错定标,精挑细选易错题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点带面,以学定教,聚焦问题、分类解决。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质疑——互动释疑——共同解惑过程中,实现分层训练,以思考推动思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节课后,老师们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听课感受和建议和盘托出。大家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在聆听中收获,在共享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一次次的评课、议课活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在肯定老师们合理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书写的规范性,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此次活动为所有老师们之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有潜心、潜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之路才会更宽更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共成长。</p>

学生

体积

错题

老师

复习

物体

练习

执教

教学

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