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归根

孙建敏

<p class="ql-block">2023年元月2日凌晨,我的公公张寿卿,离休前任铁道兵华东办事处政委,在刚刚进入百岁之年,老人家在睡梦中悄然去世。</p><p class="ql-block">公公原名高润德,1924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陶山下张店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少年时得已进本村小学读了几年书,接受了爱国文化教育。1938年日寇侵占肥城后,在张店安设据点,推行所谓“强化治安”、“三光政策”,小学校遭到破坏,老师被抓,而被迫停课。他跟随父母在家耕种贫瘠的山坡地度日,时遇荒年,便粿粒无收,只有出门逃荒要饭。1943年秋,在外出逃荒的时候,他得知家乡村北陶山后的山羊铺村有八路军游击队,为了家人的安全,他瞒着父母,改随母亲姓氏,更名为张寿卿。在山羊铺村长的介绍下,加入了八路军肥城县大队4小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4年春天,在县大队攻克白庄日伪据点战斗中,他一人缴获了敌人8支步枪。同年秋天,他随区小队在肥城东穆河前坊子设埋伏,击溃日伪30多人,并活捉了白庄日伪区长李振峰。由于作战勇敢,又上过学,当时在游击队任文化教员。</p><p class="ql-block">1944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调到县大队政工组,开始了我党政治工作的生崖。</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县大队编入冀鲁豫军区。1947年5月份,他参加了歼灭国民党七十二师,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的战斗。同年9月在杜庄阻击战斗中,全连被敌人包围,在多数战友牺牲的危急时刻,他带领连部一名卫生员,仅凭一颗手榴弹、两发子弹,不畏强敌,击退敌军并缴获一挺机枪、5支步枪,俘虏敌突击排长,扭转战局,完成了阻击任务。战后荣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1947年他所领导的机炮连,在演马庄设伏歼敌,曾创下用机枪打敌机,迫使两架敌机在仓皇逃窜时相撞坠毁的战绩。</p><p class="ql-block">当新中国成立的礼炮鸣放的时候,他已任第二野战军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一团训练队副政委,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后,进入黔桂交界深山剿匪。</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奉命随西南军区补训十一师五零团,整建制编入铁道兵团,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就任铁四师四团政治处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51年11月10日,敌机连续两天轰炸,炸毁四师管区六座正桥,一座便桥,破坏线路十几处。他和战友们坚守在现场,经历十三昼夜抢修,实现通车。大同江桥成为“炸不烂、打不断”的“英雄桥”。用生命、用鲜血创造了一条“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一页。</p> <p class="ql-block">铁四团政治处的战友们在朝鲜前线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祖国慰问团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3年底,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回国,自参军离家十年后他回到故乡,见到爹娘。即向爹娘承诺:生为父母养老送终,死后陪伴父母坟前。从那时起他就和当年的新媳妇,我的婆婆胡秀珍一起尽心尽力,百依百顺,赡养照顾父母亲。</p><p class="ql-block">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正式成立,他所在的铁道兵第四师,随即汇入王震将军的十万铁兵投入到建国后急需的“黎湛铁路”建设。他是铁道兵第十六团的第一任政委,在十六团工作多年,参加了“黎湛”、“鹰厦”、邕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引桥、沂河及京杭大运河等九座公路桥的修建。1964年起参加了“京原线”战备铁路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后期,他时任铁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听从上级调令单枪匹马被先后派往国防科委九院、十院所属两个科研单位担任政委,在四川和秦岭的大山里工作生活了八年。他团结带领科研人员,克服困难,出色完成了国家保密科研任务。</p><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他奉命归队任铁四师副政委不久,恰逢河南暴雨水库决堤。他作为铁四师带队领导进入河南,组织国家南北运输大动脉“京广”线的抢修任务,他日夜与指战员一起奋战在一线,提前抢通了铁路,铁四师部队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表彰。</p><p class="ql-block">1980年,他被调往铁道兵华东办事处任政委,同样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直到1982年离休。</p> <p class="ql-block">我公公离休后与老伴一起照顾老母亲十六年,每年都是春夏回山东农村老家,秋冬再将老人带回北京。这在干休所院里被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我公公老年爱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教育孩子们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勤奋工作。</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生前得到过许多战友、部下的赞颂,去世后又纷纷表示哀悼。</p> <p class="ql-block">张寿卿老首长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寿卿 1924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肥城县湖屯镇张店村,1943年参加八路军肥城县大队第四小队。1944年7月入党,多次立功受奖,1945年春调入县大队政工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9月在杜庄战斗中英勇完成阻击任务,荣立一等功;1949年参加淮海战役荣立四等功。新中国成立后随二野西南剿匪,于1950年9月荣立二等功;1951年3月荣立三等功。抗美援朝期间,所在西南军区补训十一师五零团整建制编入铁道兵团四师四团,时任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著名的“炸不烂、打不断,钢铁运输线”的大同江桥抢救战。战后回国后,任铁道兵四师十六团第一任政委,后任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四师副政委,1980年任铁道兵华东办事处政委,1982年离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律•敬赠老首长张寿卿(新韵)</p><p class="ql-block">(2020.7.18)</p><p class="ql-block">胡安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腔热血气如鸿,戎马一生屡建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烽火连连驱日寇,车轮滚滚战华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川剿匪山林密,垻水通车弹雨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志在四方情系党,勋章挂满老臣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城巧遇老英雄,一笑微微难忘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态怡然身体健,脸庞清瘦鬓眉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休闲未见军营里,劳碌常留隧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后已达卌二载,祝君百寿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建敏节哀!惊悉老政委仙逝,无限悲痛!表示最深切的哀悼!愿老人家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早年,在十六团在师机关,我都在老人家身边工作过。张政委作为老领导,是首长又似长辈,朴实无华,和蔼可亲。老领导的親切关怀和培养教育,以及老人家的人格魅力,我没齿不忘!后来,老政委退休了。有一年他同老伴回山东老家探親途径济南。我得知后立马带车赶到济南火车站,欲把司机和车辆交与他回家使用,却遭他严辞拒绝,执意换乘长途客车回肥城。临走,我再三请求老领导返京时,在济南师部(已改工)住几天。老人家答应了,但后来有一天,他在济南火车站打电话说,他要回北京了,车票已买好,马上要剪票进站了,不要去接送。我放下电话即赶去车站,走捷径从另站口进站,还好,赶在火车启动前隔窗为老首长送行!三十多年了,老首长这么多么纯洁的党性!多么伟大的人格!!</p><p class="ql-block">于今,哭别敬爱的老首长,愿老首长一路走好!家人节哀!</p><p class="ql-block">王明岩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深切缅怀张寿卿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德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寿卿政委是我的老首长,好首长。我1974年调到师政治部工作以后,在张政委身边工作了几年时间,在张政委的关心和教导下成长。张政委的为人处事一直是我的楷模和师表,他的善良、忠诚、公心,他关心下级,平易近人、实事求是的风格永远记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跟随张政委出差,一路上得到张政委关心,他的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我在师政治部保卫科当干事,罗科长安排我跟随张寿卿副政委到广东省佛山市出差接兵,一起去的还有师司令部军务科的张桂根科长,特务连警卫排战士小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差的任务是与广州军区佛山军分区对接,就有关兵源、条件、接兵的日程安排等具体事项进行协商,我负责新兵政审有关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出差是我第一次跟随师首长到外地出差,4个人中,除了战士小李,数我年轻,途中的乘车、问路、吃饭、住宿等,我必须主动承担,多跑腿、多动嘴,多考虑,尽心尽力安排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副政委中等身材,瘦瘦的,话不多,老练沉着,是师里资格最老的首长。他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战争时期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已经担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了,回国后先后担任团政委、师副政委等职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在张副政委直接领导下工作过,平时与他接触不多,但对他很敬重。这次跟随他出差,心想除了完成任务外,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老首长,途中的食宿、乘车安排尽量要周到些。但是,我年纪轻,阅历浅,缺乏出差的经验,首长有啥生活习惯和忌讳也不清楚,加上到广州出差,人生地不熟,说话听不懂,吃住行怎么安排心里一点数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师机关驻在山西省太原市,没有到广州去的直达火车,加上火车卧铺票不好买,军务科提前为我们买好了从太原飞往广州的飞机票。到了机场才知道,我们乘坐的是一架安24的小型飞机,载客量少,中途到长治还要落地加一次油。这种小飞机,飞行高度不到3000米,受气流影响,颠簸得厉害,晃得我心烦意乱,当我看到坐在旁边的张副政委神态坦然,才略为心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飞机上,我考虑最多的是到广州后的食宿安排和乘车问题,总不能让首长住马车店吧!那时候出差,吃住行是个大问题,住的地方不好找,交通方面没有出租车,只能坐公共汽车。到广州住在哪,怎么吃饭?我有些茫然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副政委人特别随和,对部下关心,工作认真,生活简朴,对生活方面要求不高。路上,我问他和张科长到广州后吃住怎么安排?张副政委说:“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吃住都是小事情,有饭吃、有个地方住就行了。”简单的话语如给我上了一堂政治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人出差住部队的招待所最好,安全有保障。到广州下了飞机,我们辗转来到了广州警备区招待所住下,等第二天早上乘长途公共汽车去佛山。那年头,广州市所有的旅社、饭店,包括部队的招待所条件都一般。住部队招待所,张副政委是师职干部,可以享受套间待遇。我把张副政委和小李安排在了一个套间里,我和张科长住普通客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排好了住宿,招待所已经开过饭了,我只好到外面街上去找吃的。那时候全国各地都一样,吃饭要交粮票。转了一圈,发现广州市街面的小饭店都是南方的糙米饭,北方人吃不习惯。找到了一家小面馆,门脸很小,只卖面条,有5分钱一碗和7分钱一碗两种,小饭桌上放了一小碟盐、一小碟辣椒面。一小碗面,2两粮票,7分钱的面比5分钱的面多两根菜叶。张副政委说要七分钱一碗的。我们每人要了两碗,张副政委只要了一碗。这顿饭吃的我心里很不舒服,让首长在这样的餐馆吃这样的饭,真有点过意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警备区招待所没有洗澡的地方,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吃完晚饭后,张副政委对我说,咱到外边找个澡堂洗洗澡吧。我答应马上去找,政委说不用专门去找了,咱们一起出去,一边散步一边找。于是我们4个人边走边打听澡堂, 路上问了好几个人,不是摇头,就是回答不知道,好不容易碰见一个当兵的,听说我们找澡堂,他笑了, 悄声对我说,别找了,让人家笑话,广州这地方没有澡堂,洗澡都是在家里冲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每人吃了一份炒河粉,然后乘坐市内的公共汽车到广州长途汽车站。公共汽车上没有座位,人很多,非常拥挤,让首长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车上售票员说的全是广东方言,一句话也听不懂。我怕坐过了站,老是眼睛瞅着路边的汽车站牌,到了广州长途汽车站,售票员喊“落车啦,落车啦!”(下车了)我们赶紧下了车。到了长途汽车站,去佛山的长途公共汽车没有公告牌,我问服务员,他说了两遍我都没有听明白。怕耽误乘车,我在候车室找到一个当兵的,才弄清楚去佛山的公共汽车开车时间是9点30分,提前30分钟听广播才卖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佛山军分区,与军分区首长接上了头,双双很快就有关问题协商达成一致,军分区首长安排我们在佛山休息了两天,派人陪我们参观了佛山市和石湾陶瓷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天后,我们开始返程。张副政委在佛山说:“到广州我请你们吃饭。”让首长破费,真有点不好意思,我和张科长推辞不下,只好答应找个有北方风味的饭店随便吃点算了。张副政委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坚持到广州的北京饭店去吃饭。那时候的广州北京饭店啥概念,涉外饭店,外国洋人和华侨商人吃饭的地方。张科长开玩笑说:“张政委让咱们开洋荤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北京饭店,果然豪华阔气,像是来到了外国。饭店装饰华丽,各种摆设、用具洋里洋气。女服务员身着统一的服装,个个美丽漂亮,与大街上穿着的“黑白蓝”形成鲜明对照。服务员看见来了几个穿军装的“大兵”,笑脸相迎,慢声细语,彬彬有礼,招呼我们落座,在我的提议下,找了个不太显眼的边桌坐下。餐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干干净净,环视周围,用餐人不多,全是西装革履,不是华侨就是“老外”。服务员先给我们每人面前的餐桌上摆放了餐具,刀叉勺筷四样工具。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势,吃顿饭还这样隆重,这刀和叉的用途,我真的不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副政委叫我点菜,我根本不懂,推给张科长,推来推去,还是张副政委自己亲自点的菜,我记得有红烧肉、鱼、鸡,还有豆腐、青菜共6个菜。张副政委不喝酒,问我们喝什么酒,我和张科长齐声说不喝了。政委说,来瓶葡萄酒,咱们一齐意思意思,每个人来一碗米饭。菜上来,政委不停地催我们吃菜、劝酒,还给我们夹菜。那时候,我嘴馋,爱吃肉,不经意间说了句红烧肉好吃。话一出口惹了麻烦,政委听见了,老给我夹肉,一份红烧肉我吃得最多。这顿饭好像花了政委好几张“大团结”,差不多是政委半个多月工资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跟随张副政委这趟出差,一路上被老政委和善、朴素、随和、实在的作风和品格所感动,他典型的工农干部形象、实实在在的办事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深深教育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多少年了,每回想起这趟出差接兵的经历,都让我感慨万分。我除了感谢老首长,同时怀念风清气正的老部队,怀念部队官兵一致,官兵平等,首长爱护下级,下级尊重上级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政委走了,他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鹧鸪天 • 悼老英雄张寿卿</p><p class="ql-block">王振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尽风霜雪雨侵,勋章赫赫挂前襟。</p><p class="ql-block">枚枚犹有白驹血,个个长存丹凤心。</p><p class="ql-block">驱虎豹,扫烟岑。几经弹雨与枪林。</p><p class="ql-block">初心化作金辉灿,德耀清泉百丈深。</p> <p class="ql-block">七律•悼张寿卿老首长</p><p class="ql-block">傅英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公驾鹤西行远,噩耗惊魂泪泫然。</p><p class="ql-block">杀敌枪林戎马度,救亡弹雨凯歌旋。</p><p class="ql-block">一生爱国倾忠义,百世流芳汇德贤。</p><p class="ql-block">秉正为人人大写,求精树誉誉频传。</p> <p class="ql-block">~~送别铁道兵百岁老人、铁道兵四师政委张寿卿</p><p class="ql-block">文/杜晓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群情凝泪云遮天,</p><p class="ql-block">最冷不过上海滩。</p><p class="ql-block">一路走好张寿卿,</p><p class="ql-block">军礼相送心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惊闻首长已走远,</p><p class="ql-block">群情悲痛似割腕。</p><p class="ql-block">今生无悔铁道兵,</p><p class="ql-block">来世军营初心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今冬夜长噩梦多,</p><p class="ql-block">围剿病毒防传播。</p><p class="ql-block">雪上加霜送首长,</p><p class="ql-block">铁兵精神永不落。</p> <p class="ql-block">沉痛悼念铁四师政委</p><p class="ql-block">张寿卿 老首长 仙 逝:</p><p class="ql-block">铁八师 刘振岐</p><p class="ql-block">文创中心噩耗传,天地失色动容颜。</p><p class="ql-block">惊闻政委仙逝去,魂不守舍归九泉。</p><p class="ql-block">家人悲伤肠寸断,叩首音容泪不干。</p><p class="ql-block">铁兵沉痛悼首长,千呼万唤挽君还。</p><p class="ql-block">雄鸡啼鸣待来年,几声呐喊破尘烟。</p><p class="ql-block">生命一去永不回,音容笑貌留人间。</p><p class="ql-block">吴刚捧酒迎逝仙,嫦娥奔月舞蹁跹。</p><p class="ql-block">铁兵少了一领导,天堂多一指挥员。</p><p class="ql-block">愿逝者一路走好,望亲人节哀顺变。</p><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02日。</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完成了老人家的遗愿,在清明前将老人家安葬在故乡: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陶山下,陪伴在父母的身边。</p><p class="ql-block"><b>感谢英雄的铁道兵父兄们!谢谢啦</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