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的种子,在家庭之间,悄然发芽,让我们发现春天的花香馥郁沁鼻,夏日的蝉鸣悦耳动听,秋天的落叶翩跹灵动,冬天的飞雪晶莹烂漫……</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四(2)班的徐涵彧,这是我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亲子阅读能培养我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也能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亲子阅读能从与孩子讨论书籍内容当中,观察理解孩子的心理,鼓励他正面向上的理想,疏导他的负面情绪。</p> <p class="ql-block"> 学校每年两次假期的购书单,我觉得已经够了。著名作家纳博科夫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我会鼓励孩子反复阅读已经购买过的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读书不仅仅局限于读,我觉得应该是一种体会,体会不同的作者,不同故事里人物的人生,从而领会到不一样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个读者而言,当我们再一次拿起熟悉的书的时候,能抛开第一次和作者“见面”时的寒暄和羞涩,我们能像老朋友一样开启新的话题。尽管这是一本旧书,但对其中的内容、情节、结构甚至味道都已经比较熟悉。但是,正是有了这层熟悉,我们才可以摆脱各种进一步思考的障碍,得出全新的启迪。尤其是在读中国四大名著等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古典名著中,体会特别深刻。</p> <p class="ql-block">咱们班的“读书打卡”活动让我值得骄傲,</p><p class="ql-block"> 每天读书打卡一章读书笔记,看似时间很长,但是就是这点滴的时间,给孩子们阅读养成了一有书就要立刻读完,再和同学们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孩子们对故事中的情节有争议,她会回到家里再和我讨论,我再和她一起共读。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使的良性循环。这个循环衍生到平时的读物中,读完一定发生讨论甚至争论,一定会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故事的看法。真正达到了“听说读”贯彻到“思”的读书目标。我从中也更加了解到不一样的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书为种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家庭的心田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种一株幸福的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最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一家人坐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只闻花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