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谁靠谱谁不靠谱</p><p class="ql-block"> 张三对王五说:“我曾经支助你一座金山银山,而且我救过你性命22次,现在我们既是亲戚,又是邻居,还是曾经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所以,现在我处于危困之中,你要拿100元给我应急。”</p><p class="ql-block"> 李四对王五说:“我曾经给你造成一座金山的损失,而且由于我的过错让你22次差点丢了性命,现在在大众的心目中我们是仇人,多年前我们是天各一方的陌生人。然而,现在我处于危困之中,请你看在我们同为炎黄子孙的份上,尽量给予帮助为盼——倘若条件许可的话,给一座金山,我会深表谢意!”</p><p class="ql-block"> 在常人看来,张三是王五的亲近者,所提要求门槛很低,是很有同理心的靠谱者;李四不是王五的亲近者,并且曾经的重大过错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也没有补偿王五,这次又狮子大开口,是心狠手辣的不靠谱者。</p><p class="ql-block"> 我们请大量高水平人士分析、研究与讨论认为:张三有施恩图报之赚疑,用不平等的口气要求王五,如果后者爽快地答应了,则前者若采取的是先“蚕食”再“鲸吞”的方法,“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变本加厉,直到后来非取性命不可呢?再说,在没有了解王五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行为操作能力之前用强硬的口吻,若后者性格脾气暴躁而产生不良后果而起诉的话,前者可能被判:1、强迫交易罪;2、过失致人重伤罪;3、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张三在这一案例中是不靠谱的;相反,李四尽管曾经给王五产生的负面影响巨大,但是用加深健康感情的征求正当意见的口气,虽然提到一座金山,但并没有强迫的意思表示,按正常的逻辑推理,假设条件不允许的话,不予一分一文的帮助也行,没有设立陷阱的迹象,属于肝胆相照的光明磊落之举,不是缺德或违法乱纪的行为。所以,李四在这一案例中是靠谱者。</p><p class="ql-block">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研究与讨论,人与人心灵的健康沟通的重大根本之一是符合严密逻辑推理的高层级法治思维能力,不是江湖义气,也不是先礼后兵,还不是用人唯亲,也不是孙子兵法,更不是厚黑学。</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