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组的展示分享有三篇作品都关注到了“人工智能”的话题,用心查找了AI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关注到了人工智能的两面。有同学表示担忧,人类若被物反控制将会多么可怕,科学界大咖都已经决定暂停项目实验,危机感顿时剧增。有同学保持乐观,AI如此能干,不如让它多吃苦受累,积聚社会财富,让人们早起过上幸福悠闲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然而事实上在讨论中持前者观点的同学们发现:人如果沉溺于外物,即使是高雅如琴棋书画,简单像2G手机上的小游戏也能让人难以自拔,逐渐物化;而同时我们如果保持适当的警觉,始终坚守物为人所用的主导地位,就可以在享有富裕便捷生活的同时始终以人为本。</p><p class="ql-block">而持乐观态度的同学也意识到,科技的便利也在把家中的老人,社会的弱势群体渐渐甩开。AI的周到有时恰恰造成亲情的淡漠,科技的便捷往往把老人和社会无情阻隔。</p><p class="ql-block">AI的加速发展在促使我们反躬自省:我们走的更快是为了更多人更快抵达幸福的明天,在快速的同时我们是否还牢牢地守着我们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周宇杰</p> <p class="ql-block">李嘉行</p> <p class="ql-block">张悦晨</p> <p class="ql-block">人间世旳感悟和哲思</p><p class="ql-block">这部分的不少作品,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在课堂展示,但是同学们的审美水平颇高,这些推荐必须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董吉祥: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p> <p class="ql-block">张瑶:《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欣雨:《丑石》</p> <p class="ql-block">秦毅锟:洪都拉斯与我国建交</p> <p class="ql-block">李嘉行:《听雨》</p> <p class="ql-block">王昕阳:《在生命的旅途中》——林清玄</p> <p class="ql-block">读书不为稻粱谋。</p><p class="ql-block">以此与同学们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