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长长节直到端午歇

行者无疆

<p class="ql-block">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习俗最多、讲究最多的日子,恐怕就是清明了。</p><p class="ql-block">日前,在微信群里商量今年清明返乡祭祖的具体时间,小叔提起,今年是闰二月,奶奶在世时经常会说:“闰月清明不上坟,无端祸事不临门”、“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于是,对这两句俗语进行了一些考证。</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但在不同地方,习俗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在清明节的前3天以及后4天,都是可以去扫墓祭拜的。具体的扫墓时间,不要早于凌晨5点,也不要晚于晚上6点。</p> <p class="ql-block">而在浙江台州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清明节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在台州,清明祭祖扫墓等缅怀先祖的活动早至春分开始,迟至立夏才结束。这一有着浓厚台州特色的地方习俗,缘起于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年领导的抗倭战争。</p> <p class="ql-block">相传,当年戚继光在江南抗击倭寇时,台州有一个村子的男丁都跟随戚家军从军了。到了清明节,很多人都提出要回家祭拜先祖。戚继光体恤军士,但又担心倭寇来犯时军中兵力不足,于是就安排他们轮流回家祭祖。这样一来,戚家军从春分开始轮流返乡祭祖,一直延续到端午才结束。从此之后,“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的这一习俗在台州地区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农历年非常特殊,比其它年份多出了一个农历二月,而下一个闰二月要等到19年之后的2042年。正是因为闰二月并不常见,因此民间关于闰二月的习俗和讲究也不少。比如说说,“闰月清明不扫墓,人兴家旺事事顺”、“闰月清明不上坟,无端祸事不临门”。有不少地方的老人,在遇到闰二月的时候都会早早提醒家里人,今年清明在闰月,要合理调整扫墓的时间。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习俗由来。</p><p class="ql-block">古时候,人们认为,闰月是额外添加进去的一个月份,并非自然月份,因此,它代表着“虚无飘渺”、“空空如也”。因此,在古人看来,闰月扫墓,祖宗们是感受不到的,相当于“白扫了”,还有可能代表着对祖先的不敬。然后,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其实,无论清明习俗怎样演变,不变的是人们感恩生活的心。人们去祭祖扫墓,其实是缅怀先烈、怀念故人,感恩祖先赐予我们生命。至于具体的祭拜时间,没必要死守传统,更没必要与传统较真。安心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