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寒《哈佛心智训练课,15天看见效率翻倍的自己》之观后感

瞳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111, 187);">(一)《坚持的艺术》</b></p><p class="ql-block"> 在爱人的极力推荐之下,我抽时间,认真看完张喜寒老师的《哈佛心智训练课,15天看见效率翻倍的自己》15个视频,因而,顺便写下自己肤浅的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在第02课《坚持的艺术》中,积极心理5要素(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给与我一些感触。例如,在我备考初级会计职称时,确实需要精神的能量来支撑,这种能量,一方面源于我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源于我爱人和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与支持。除此之外,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怀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面对备考的种种困难,坚信自己也是“逢考必过”的一员,并为之坚持。实践证明,通过坚持学习,我也顺利考过了初级会计职称。</p> <p class="ql-block">  积极的心理,会影响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及时的赞美、鼓励、感谢或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会遇到很多喜怒哀乐的事,需要我们用积极的情绪,记录自己极小的进步、定期给自己奖励,并且根据自己欠缺的部分,制定计划去弥补,制定方案去提高,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便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font-size: 22px;">(二)《澎湃的心流》</b></p><p class="ql-block">       在职场空窗期间,我会通过学习,来获得内在的愉悦感,并从中寻找意义。例如:我通过学习CPA来提升自己的财会能力,以此来实现,未来自己回归职场的会计梦。同时,我还会通过,阅读书籍,开拓视野,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新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第03课 《澎湃的心流》中,张老师所言极是“目标明确,同时,拥有一个不断前进的感觉,做到准确、即时的反馈”。生活需要目标,我根据自己的目标,并付出了相关的行动。成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我奋斗的动力,考过了初级会计职称,且尝试着学习CPA,以此来鞭策自己的成长。目前,我已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始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尝试稍高于自己实力的挑战。在备考期间,我做不到,对每一个当下的高度专注,可也会时刻记得学习注会课程,做好情绪的管理,减少内在干扰;寻找安静的环境,减少外在干扰;提高专注力的训练,加快学习进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111, 187);">(三)《多任务处理》</b></p><p class="ql-block">      在第04课 《多任务处理》中张老师提到“专注于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对于时间和精力,我没能用来“专注”学习CPA,总会被家务或者其他琐事瓜分,没有做到“专时专用”,更没有“做好任务之间的绝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专注”和“专时专用”以外,张老师还提到“在社交的过程当中,你去进行信息的交换,你跟同样另一个博士,或者另一个这方面的行业专家,进行沟通的时候,你可能会在一个小时之内,学到一周才能学到的知识,甚至你可以学到最前沿的知识,所以非常的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给你推荐非常多的相关资源,甚至以后的合作机会都有了,可能性也就更多了。”我很认同张老师的观点。例如:我爱人,上月出差柳州,跟他表哥交流,见识了已婚人士的各种忙碌的背影,一边兼顾工作,一边兼顾家庭,为人父母,生儿育女……爱人出差回来,我发现他又成长了很多,更加有责任心、上进心、耐心和爱心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font-size: 22px;">(四) 《冥想之觉察法》</b></p><p class="ql-block">       让冥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关于冥想,张老师引出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jì)子来。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对神秀和惠能的话,有了初步的理解。话说家庭生活,需要我们觉察,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一场修行,且行且悟,且行且经营,关键是一种生活态度,觉察得越多,越容易改善,家庭更加和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font-size: 22px;">(五)《冥想之观呼吸法》</b></p><p class="ql-block">       我曾看过《非暴力沟通》《好好说话》《5%的改变》《爱的五种语言》等书,意在学习好好说话,处理好相关的人际关系,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近日,有机会学习张喜寒老师的网络课程,再次认识到“观察法--观察心念,不再做情绪的奴隶。”的重要性。情绪是因为想法而产生的,想法变了,心态变了,情绪也跟着变。比如:长辈们酷爱中医,崇拜中医,平时生病了,总不愿意去正规医院挂号治疗,喜欢找些江湖郎中或者中草药之类,自以为是地在家治疗。如果子女要求长辈去正规医院挂号治疗,会引发长辈的各种情绪……长辈们的想法不变,情绪很难改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111, 187);">(六)《理智的生活态度》</b></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提到“事实与情绪状态,不能构成一一对应,所以,事实不是产生情绪的原因。”长辈们的中医情怀,年轻人的现代医学观,两代人之间的就医观念不同,看病时会产生很多情绪。关于情绪和表达,张老师列举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会因为没有好好说话,而引起矛盾和冲突,也会因为内心有了某些想法,才会生气,因而,需要我们树立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从而起到调整情绪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font-size: 22px;">(七)《构建思辨能力》</b></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通过列举,关于“生气”和“焦虑”的例子,来阐述构建思辨能力对生活的影响,从而道出“负向”“中立”“正向”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源于对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不同思辨能力,也是快速切换思维的即时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