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新汶街道中心小学清明节系列活动-感受插柳习俗

爱诺诺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p><p class="ql-block"> 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盼。</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当天,同学们和家长自发来到学校在班级的门上插上柳枝。</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清明节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了清明节习俗,不仅是追思已故的亲人,更是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英雄的日子。</p>

清明节

插柳

习俗

柳枝

柳条

踏青

疫病

人们

避免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