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雨绵绵,泥土芳香,我们学校组织部分党员教师带领五年级优秀学生去参观榆林民歌博物馆和进烈士陵园祭扫活动。</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驶向榆林的途中,我的目光特意投向窗外,看到一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杏花、桃花,白的像霞,粉的似火,特别美丽。看到树木长出新绿,小草初露头角,这是春天真正到来了。记起前段时间我曾说过,想利用周末回老家看看父母,顺便用手机拍一拍家乡山坡上的杏花桃花,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没回去,虽然这里的桃花杏花开得特别艳丽,但总对家乡的桃花杏花有种特殊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功夫,大巴车就到了今天的第一站,陕北民歌博物馆,进馆以后,看到馆内摆放的每一件物品我好像都非常熟悉,每一件物品似乎都能勾起我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盏盏煤油灯,想到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做布鞋的情景;看到一台台黑白电视,想到我和妹妹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每天晚上准时去邻居家看电视剧的情景;看到驴拉的石碾子,想到和父母一起打场的情景;看到简陋的小煤窑,想到当时父辈们为生活奔波的艰苦……这些生活经历对我来说特别熟悉,让新时代少先队员感受一下,真的是非同寻常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陕北榆林一向以能源著称,很少人知道陕北还有这么深厚的民俗文化,特别是耳熟能详的陕北说书,榆林小调,陕北民歌信天游等经艺人们现场演绎后,那种感觉真的是你不在现场是无法体会到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参观虽然时间短暂,但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离开时仍然意犹未尽,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和我很熟悉。感谢榆林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忘对对陕北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给后代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纯朴民风的博物馆,我们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看到一尊高大的烈士墓碑,上面刻着醒目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都是革命烈士用心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现在的人坚决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同时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p> <p class="ql-block"> 走进烈士陵园的公墓,看到一排排革命烈士的墓碑时,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敬仰,有不同姓氏的革命烈士,这时看到张增富老师守着他们一个张姓的墓碑,给这位张姓的烈士献花。出于私心,我也试着找一下看有没有姓侯的烈士,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众多的烈士墓前找到了一位姓侯的烈士,他叫侯占奎,我当时非常激动,给他深深的三鞠躬,略表敬意。</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对每一名师生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道德的教育,情感的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