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追思 <p class="ql-block">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也是父亲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一般是发个邮件或者打个电话问候父亲生日快乐!记忆中,好像从来就没有给父亲认认真真的过个生日。小时候生活艰辛没有过生日的习惯,长大了又忙碌奔波没有机会在父亲生日聚会。</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暑假,晨晨我们一起来明州,8月1号是母亲生日。晨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亲自做蛋糕的原材料。母亲生日那天,晨晨亲手考虑香喷喷的生日蛋糕。我们把父亲也一起请过来庆祝生日,生日蛋糕上插上小蜡烛,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其乐融融,温馨无比。</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清明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也是父亲87岁生日,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庆祝生日了,祝父亲在天之灵安息!</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清明节和母亲山长水远回老家献坟。清明节献坟是件大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祭祀品,有鸡鸭鱼肉,鲜花水果。一大早,一家人大大小小浩浩荡荡挑着担子或者背着背篓上山了,一路上草长莺飞,正是踏青好季节。</p> <p class="ql-block">来到坟前,大人就会把周围的杂草拔除,培一培新土。把鲜花,祭祀品供奉在坟前,然后大家烧香烧纸钱磕头。大人也会拉着小孩讲外公,外婆的故事。外公早年到缅甸一带做生意,被土匪殴打,身体不好。外婆一个人带领全家种田,种茶,种菜和造纸,千辛万苦盖了房子,供孩子上学。外婆抗战时期支援远征军抗日,贡献突出。受到了国军陆军66团长张忠武嘉奖。张团长送了一个红木金匾“仁义可风”给外婆家,但是三年困难时期外婆惨死在监狱…祭拜完毕,大家辛苦了一天,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吃完大家沿着山路摘野花,挖野菜好不热闹,对于小孩子来说清明节是个好玩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一直没有机会去爷爷奶奶的坟头献坟,有一年父亲回家给爷爷奶奶献坟,我们在城隍庙买了纸钱,元宝请父亲带上。言谈中父亲感到自己在美国打拼,没有好好照顾爷爷奶奶是他一生的遗憾。父亲经常讲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中考是山东省第一名,被民国公派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爷爷回国后认真钻研无线电技术还得了科技发明奖,登上了浙江日报,浙江省主席谭震林还亲自给爷爷颁发了奖状。奶奶是大家闺秀,心灵手巧,但是省吃俭用,爷爷出国时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非常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前联合国执行主席莱特说“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p> <p class="ql-block">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我们给父亲买的很多衣服都从来没有穿过,而他经常穿的那几件外套里面都是补了又补,父亲继承了爷爷奶奶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精通六国语言的父亲留下最多的就是书和笔记本。这些大大小小的字典,词典都被翻的很旧了,有些包了新皮也磨旧了。这些沉甸甸的字典记载着父亲一生都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父亲的工作笔记本都是认认真真写的满满的,有的是学习笔记,有些是工作方案,有的是拜访记录,可以看出父亲的每时每刻都没有浪费。</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的高材生。博学多才,文理兼修。辛勤工作近60年,前30年是在国内为祖国的农业机械现代化贡献了青春和热血,人到中年53岁来美国又从头开始,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工作了20多年,退休后笔耕不辍近十年。父亲对自己克勤克俭,对他人助人为乐。父亲深知初到异国他乡的艰难,所以对每一个来美留学和访问的熟人,父亲都要给他们1000美元,希望他们好好学习。</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对母亲打击很大,母亲每天都说要是父亲在就好了。父亲走之前把所有的账单都提前付了,妈妈平时吃的各种维生素,营养品都买好了,父亲做事总是提前准备,从来不临时抱佛脚。疫情期间父亲自己网购了各种防疫用品,口罩,中成药,维生素,喷鼻剂等等,父母没有打疫苗能够安全度过疫情也是他们的智慧。母亲总是说,父亲生前没有去到处玩玩,也没有好好的吃过,这是母亲认为的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准备了父亲喜欢吃的红烧肉,梅菜扣肉和烧鸡等放在父亲遗像前,点上香,母亲呼唤父亲来吃饭了,希望父亲能吃到喜欢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母亲说:“清明的意义就是要把好的家风传下去” 后人好好的生活就是对先人最好的慰籍!永远记住父亲那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先人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亲人的心里。永远激励着后人好好生活,生命延绵不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