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叫韩中兴,是小一班韩一宁、中三班韩一鸣两位小朋友的爸爸,我的职业是教师,任教于邢台市第七中学高中部。说起两个儿子,真的让我有时欢喜有时愁。从他们呱呱坠地开始,教育他们的事情就成了我们两口子最大的事。本以为做了那么多年教师的我,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肯定手到擒来,但真的教育时才发现婴幼儿和高中生不同,管理小家伙时也有点云里雾里般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就开始读书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下我的育儿经验,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p> <p class="ql-block">一、严而有度</p><p class="ql-block">1. 不溺爱、不放纵</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个短视频是一个小男孩给自己的母亲要钱买个玩具,当这个母亲拒绝了孩子之后,孩子对自己的母亲拳打脚踢。这就是溺爱孩子的后果。为了不溺爱孩子,不放纵孩子的欲望,我每次带孩子出门逛街之前,就约法三章。说好今天要去买哪些东西,其余没有在购买计划中的物品是不会买的,如果能接受的话就跟着我出门,如果不能接受就留在家玩耍。有了这个前提条件后,孩子一般都不会哭闹要求买东西。偶尔有几次为了想要的东西在商场里撒泼打滚,这时我就会抱着他到一个人少的地方去,让他先释放自己的情绪,等他哭的差不多了,再跟他沟通。《正面管教》一书中说:要做和善而坚定的家长,我们寻求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责备孩子。所以我会告诉孩子,哭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而不是用这种倔强的方式达到目的。</p> <p class="ql-block">2. 赏罚分明、不偏不向</p><p class="ql-block">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家里要给孩子们立规矩,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时形成了,会跟随孩子一辈子,所以规矩意识必须建立起来。在立规矩的时候要做到赏罚分明,做了好人好事会表扬会奖励,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做了错事要接受惩罚,轻则口头教育,重则打手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舍不得惩罚,只有体会过惩罚才会对规矩有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是二孩家庭,家里两个宝贝总是在争吵,总是在攀比,所以要做到不偏不向,原来觉得大宝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通过学习才明白一碗水要端平,尽量照顾大宝的情绪,只有哥哥心态好,才会给弟弟做个好榜样,才会更好的照顾弟弟。</p> <p class="ql-block">二、爱而有方</p><p class="ql-block">1.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教育的好坏跟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求孩子怎么做,家长首先要做好,例如每次和孩子一起出门时,我都会随手将门口的垃圾袋带到楼下,久而久之,现在出门我家二宝就会和哥哥两人抢着拿垃圾袋下楼。</p> <p class="ql-block">2.多聆听 多陪伴</p><p class="ql-block">孩子的童年没有几年,转眼小学转眼中学,所以无论我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们,带他们去游乐场玩耍,带他们去菜市场买菜认识各种蔬菜,带他们去郊外看什么是春天的万物复苏,带他们去吃饭时教他们饭桌礼仪,多陪伴自然就会得到孩子的认可得到孩子的喜欢得到孩子的爱。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与孩子多沟通多聆听,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意识,也锻炼了他们说话的逻辑能力。</p> <p class="ql-block">3. 适当示弱</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家的两个宝贝都是男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适度的选择示弱一下,即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保护欲还能让他有被需要、受重视的感觉。记得去年疫情封控期间,孩子和妈妈封在家里,我被封在单位,我打电话给两个小男生,说:爸爸不在家,家里就剩下你们两个男人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代替爸爸把妈妈照顾好。能不能做到啊?两个小家伙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说:爸爸你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你的老婆的。爸爸最爱妈妈了,我们也最爱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4.和谐夫妻关系</p><p class="ql-block">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你跟她讲理赢了,就会输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生活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如沐春风,他会阳光、快乐、心中有爱,一个在有着满满爱意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会把心中的爱传递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他的爱、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每天早晨上班走之前我会和妻子拥抱一下再走,两个小家伙看到爸爸这么爱妈妈,他们也要像爸爸妈妈这样有爱,所以他们也早早起床抱抱妈妈再抱抱爸爸,说一句:爸爸妈妈我好爱你们呦。</p> <p class="ql-block">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为谁》一书中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好与大家分享:教育,更多的时候是⼀种情感的滋润与⼈格的感染,所以它并不只是讲台上的事,也包括日常⽣活中与孩子共同的喜怒哀乐甚⾄摸爬滚打。童⼼和爱⼼,是每⼀位家长铸造事业⼤厦的基石。优秀的教育应该学会并善于运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童的耳朵去倾听,⽤⼉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当孩子把我们当作知⼼朋友来接纳时,我们已经在孩子⼼中建⽴起了⼈格的丰碑,⽽我们的教育之舟也就开始驶⼊成功的港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