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p><p class="ql-block"> 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的风俗活动,引导孩子们发现时节之美,热爱家乡,热爱自然和生命,山东博兴乐安实验学校二年级级部开展了清明节气活动,借此良机,让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p>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踏青春游 <p class="ql-block"> 清明既是人们祭奠先人的宗亲节日,也是人们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迎着春天的明媚阳光外出踏青的好时节。同学们可以走出家门,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春景,寻找春天的气息,感受春天的美好。</p> 绿杨高映画秋千 荡秋千 <p class="ql-block"> 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的游戏,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荡秋千不限于女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古诗中的清明 <p class="ql-block"> 作为我国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总是被无数的文人雅士咏怀。各朝各代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句,从古至今,关于清明的诗歌很多,你能想起多少呢?</p>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 追忆先人 <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许多的英雄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一的幸福生活。</p>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清明植树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开始在坟头栽种树木,不过那时的植树只是统治者显示地位的一种标志。到了春秋时期,民间才开始仿照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植树。当然,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酒种树成活率高,也是重要原因。</p>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品青团 <p class="ql-block"> 清明有吃青团子的习俗,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提取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均匀和制作团子。</p> 清明寒食有禁忌,多备一物别忘记 彩绘鸡蛋 <p class="ql-block"> 蛋在清明食俗中占有重要地位。“撞鸡蛋”是很多小朋友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一天,小朋友拿着五彩蛋或花草蛋两两相撞图个好彩头,看谁的蛋最结实。如果小朋友的蛋没有被撞碎,反而把其他小朋友的蛋撞碎了,寓意着这个小朋友在新的一年会长得又高又壮哦。</p>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手工菊花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先人的宗亲节日,我们提倡文明祭扫,同学们,动动你们灵巧的小手,用废旧的纸杯做一朵小菊花,以寄哀思吧!</p> <p class="ql-block"> 通过清明节气的课程与活动,学生知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了解了先祖的智慧,培养并发展学生了对科学及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将根深扎于脚下的土地,与自然和天地和谐共处,最终实现以诗词为心,以自然化情,以民俗悟本,促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