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 <p class="ql-block">清明节</p><p class="ql-block">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其中只有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倍受重视的一个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清明节与清明在同一天,中国人的节日里,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p><p class="ql-block"> 每年 4月5日是清明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p><p class="ql-block">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p> 清明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清明习俗</p><p class="ql-block">祭祀</p><p class="ql-block">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天,我们为先人扫墓,既是礼敬祖先,不忘前人的伟大奉献;也是慎终追远,寄托后人的无限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插柳</p><p class="ql-block">谚语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p><p class="ql-block">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春</p><p class="ql-block">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除了扫墓。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踏春了。四月春回大地,各地春色正好,我们既要缅怀先人,更要把握当下</p> <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冀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