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之旅之一

阿瞿

G318此生必行川藏之旅记实(一) <p class="ql-block">因疫情多次被耽搁的318国道此生必行的川藏之旅,终于可以梦想成真了。此次旅程主要是川藏南线,另增加珠峰大本营和纳木措二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8日上午7:35乘坐春秋航空9C6513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开启了使人即担忧又兴奋318国道此生必行川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图中车辆是全程为我们服务的保姆车,座位舒适,空间宽敞,但遗憾的是旅行社没有兑现承诺全程供氧。</p> <p class="ql-block">经近3个小时的飞行,于11:00抵达成都天府机场。走出成都天府机场,坐上此次旅途专供我们使用的保姆车,奔向此次旅途的第一站泸定桥。</p> 打卡第一站泸定桥 <p class="ql-block">午餐在泸定县品尝了大渡河的鲶鱼,肉质细腻,肉多刺少,味道鲜美。</p> <p class="ql-block">途经红军桥隧道。该隧道为傍山曲线,位于泸定县城过境路段,长约738m,海拔约1340m。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以红军命名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川藏线的第一景,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桥长103米,宽28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该桥曾经创造了古代悬索桥跨度的世界纪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跨度超过100米的桥梁。从清朝以来,泸定桥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1961年,泸定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红军胜利通过大渡河,从泸定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深深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和艰辛。</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有缘旅友</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形成于明朝川藏茶马古道(泸定段),康熙45年(公元1706年)建造泸定桥时由康熙帝赐名“观音阁”。观音阁曾是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文革时破四旧,观音阁全身尽毁,御题金匾自然也毁了,它被改名“红军楼”。198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五十周年,杨成武重游故地时说:“这里是观音阁,怎么是红军楼?要尊重历史!”观音阁得以正名。此殿的风格具有藏传佛教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与天全、荥经接壤,西与康定、九龙毗邻,南连石棉县,是进藏出川的必经之地。县城距成都236.2公里 ,距康定49公里。县城海拔1321米 ,辖区面积2165.35平方千米 ,境内居住有汉、藏、彝等17个民族 。是甘孜州东部区域商贸中心和州内各县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被誉为甘孜州“东大门”。享有“红色名城”美誉 。</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泸定桥后,继续沿318国道向西藏进发。</p> <p class="ql-block">从泸定县到康定县途中好景不断,令人兴奋。</p> 打卡第二站折多山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是国道318线通往西藏的必经之道,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是康巴第一关。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p> <p class="ql-block">太阳落山时的折多山,金色笼罩,靓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  个别旅友虽在折多山垭口有高反感觉,好在每个旅友都挺过了这一关,顺利度过了行程第一天,平安抵达雅江县,入住姚家苑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雅江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东邻康定市,南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县、新龙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南部是极高山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建立在悬崖峭壁上的县城,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nbsp;</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雅江县城部分夜景</p> <p class="ql-block">雅江县黎明时刻的光景。</p> 打卡第三站理塘 <p class="ql-block">3月19日清晨,从雅江出发前往理塘(135公里,耗时约三小时、巴塘(从理塘至巴塘169公里,耗时3.5小时)途中打卡天路十八弯、卡子拉山垭口和姊妹湖景点。</p><p class="ql-block">318国道剪子湾山的天路十八弯,海拔4500多米。从半山腰俯瞰,曲折的胳膊肘弯,有一种震撼的曲线美!</p> <p class="ql-block">卡子拉山是位于四川省理塘县和雅江县分界处的一座山。其海拔4718米,常年高寒缺氧,山表面主要是高山草甸,树木稀少。</p> <p class="ql-block">世界高城理塘位于甘孜州西南部。东邻雅江县,南接乡城、稻城县和凉山州木里县,西靠巴塘、白玉县、北依新龙县。县城海拔4014.187米,其他区域海拔在3600至4600米之间。理塘,藏语称“勒通”,“勒”意为青铜,通意为草坝、地势平坦,全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以境内有广袤无垠的草坝得名。</p> <p class="ql-block">四川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100.61公顷 ,海拔高度4486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址。</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姊妹湖</p> <p class="ql-block">夏季的姊妹湖</p> <p class="ql-block">雅江—理塘—巴塘,沿途雪山绵延不绝,非常壮观。由于驾驶员粗枝大叶,遗漏了行程中的千户藏寨景点,又因堵车及地接社与景点沟通信息不畅,又错过了巴塘措普沟景区,无奈只能在景区外,拍摄照片弥补遗憾。</p> <p class="ql-block">措普沟景区外所摄照片</p> <p class="ql-block">带着遗憾前往海拔2000多米的巴塘县,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弦子之乡巴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巴塘县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东岸河谷地带,横断山脉纵贯全境,北部极高山区平均海拔3300米。中南部高山峡谷区一般海拔在2800米以下。中东部半高山、高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米至3300米之间,也是川藏线上四川境内的最后一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塘县城夜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