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之南京篇~夜泊秦淮

寒塘鹤影

<p class="ql-block">  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我更愿意叫他金陵,逛南京更像逛古董铺子,到处有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凭吊六朝的兴废,可以感叹王谢的风流,也可以遐想秦淮的艳迹。南京的味道浑厚而苍凉,是如血的残阳,凝聚了太多的繁华光彩,太多的颠沛沧桑,厚重的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南京的夜则是那种小家碧玉的美,含蓄、毓秀,有种铅华洗尽后的感觉。站在秦淮河畔,看到的是历史残留下的惆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千古词帝李煜的失意与无奈,也许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南唐覆灭后的一个春雨淅沥的五更时分,他咏出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内心独白,原来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千百年来,南唐只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一粒尘埃,但李煜的词已成为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穿梭在乌衣巷中,不由得想到了旧时乌衣巷的门庭若市,冠盖云集。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庭都居住于此。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先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并且王、谢家族人才辈出。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另一位书法家王洵,书法成就登峰造极,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谢氏后裔的大诗人谢惠连、谢朓,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谢”。乌衣巷见证了王谢两大家族的历史成就,与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 ”。夜泊秦淮,少不得提一笔秦淮八艳,八个明末清初琴棋书画造诣颇深、艳绝秦淮河的女子。她们大多都经历了由明到清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当时好多明朝的官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子,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柳如是,血染桃花扇的李香君,遁入空门的卞玉京等。</p> <p class="ql-block">  悠悠古都悠悠情,金陵有柔肠,亦有铿锵。自六朝始,无数华夏儿女在这座城里爱恨别离,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而南京就静静的在那里,如山如河,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寒塘鹤影于2023年4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