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建安区椹涧乡常庄小学清明节主题活动

知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的脚步踏着暖暖的春风款款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清明时节话清明”系列主题活动。</p> 清明时节—知清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初是由两千多年前的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古代,寒食节是流传较早的节日,主要节俗为扫墓、踏青、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备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广为流行,但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已并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上巳节的习俗内容,像水边散步、戴柳圈等即是上已节原有的习俗。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大节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3日,各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更直观形象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清明节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了解清明节的风俗,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的不同,同时老师们给学生普及先烈英雄事迹。通过主题教育班会,学生们知道清明节有扫墓,荡秋千,吃青团,放风筝,踏青等习俗。</p> 清明时节—绘清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以手抄报、古诗配画、黑板报的形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他们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无限哀思,对先烈的敬仰都融入到了一幅幅精致的小报和绘画作品当中,立志学习先烈们的高尚情操。</p> 清明时节—书清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歌渗透传统文化,学生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书写清明节的古诗吧!</p> 清明时节—忆清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升旗仪式上,随着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校园,学生们肃立致敬,少先队员行队礼,一个个严肃认真、精神饱满、庄严肃立、用洪亮饱满的声音高唱国歌,这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崇敬,更是对祖国文明富强的自豪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年级2班的任梓齐、 马辰博、张瑜宸、李晨熙四位同学饱含热情,用洪亮的声音为我们带来国旗下演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周各班学生通过网上祭英烈的形式向英雄先烈表达了心中的敬仰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吟诵古诗《清明》加深了对这一节日的了解,他们还通过灵巧的小手制作出精美的花束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年级一班的孩子们通过朗诵的形式,表达对英雄先烈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年级的同学们讲红色故事,缅怀英雄先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感受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还让所有学生再一次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他们庄严承诺: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同去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p>

清明节

清明

先烈

寒食节

时节

节日

学生

缅怀

踏青

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