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宝贝——擂茶

Ta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擂茶的起源,相传三国时刘备率领军队过洞庭湖,军中将士染上一种怪病,一路上病倒数千人。医方找来不少,但均不见效。一日,一位老翁路过刘备军营,见军中将士纪律严明,很受感动,便主动献出祖传秘方“三生汤”(即生米、生姜、生茶叶)。当地老百姓找一来陶钵和木棒,并按照老翁的配料和制作方法,把生米、生姜、生茶叶捣碎,冲上开水让将士们饮用。其效果果然十分灵验,有病的迅速康复,无病的不再感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地方都有擂茶,擂茶也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新干擂茶于2015年9月列入吉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证,擂茶史可追溯至宋代。《新干县志》记载:“新干山区均有喝擂茶之习,其法以老茶叶及芝麻等物用擂钵擂成糊状。食时调之以冷水或冷开水,味美清香,别有风味;同时还有酱饼、南瓜干、辣子干、醋姜等自制食品,当作糕点。闲时有邻近村户,在家妇女轮番做东,每天一户,半上午或半下午聚合一起来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干境内的潭丘、七琴、城上等乡村至今仍然传承吃擂茶风俗,形成了“年节茶”、“时令茶”、“好事茶”等三大茶俗,凸显乡土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和谐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与互补,是一部传统风俗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博大的茶饮文化史,称为“茶中奇葩,民间一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擂茶原料主要有“茶娘”、芝麻、小茴、川香、玉桂子等。新鲜的“茶娘”采摘回家后,撕去梗茎洗净后再用开水烫洗、搓软等,配上一味或几味中药,还有芝麻,把配好的茶料放入陶钵,经手工擂制即成“茶渣”,再用开水或凉水兑匀搅拌,就是擂茶。擂茶料也可根据不同季节调节,如炎热天添加适量鱼腥草、蛤蟆藤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擂茶的功效有美容养颜、润肺止咳,清肝明目、防风驱寒、润肺健胃等,擂茶是由大米、花生、芝麻、绿豆等制作而成的,营养物质相对比较丰富。平时喝擂茶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尤其是进食后少量饮用擂茶,能消除食物中的油腻感觉,使食物在体内得到很好的消化,对防治便秘有好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