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慧层幼儿园的美篇

新慧层幼儿园

<p class="ql-block">班级:大二班</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4月4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袁孟涵和佳俊</p><p class="ql-block">幼儿年龄:5岁</p><p class="ql-block">观察老师:唐老师</p><p class="ql-block">观察状况记录:幼儿处理的方法不恰当   </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幼儿到了大班下学期后,比原先活跃了很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袁孟涵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老师做事,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袁孟涵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p> <p class="ql-block">  在我观察了袁孟涵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他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玩区域时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佳俊正巧跑到袁孟涵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袁孟涵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佳俊哭着向我告状说袁孟涵打他了。我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他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袁孟涵说:“佳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袁孟涵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袁孟涵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起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p> <p class="ql-block"> 反思:大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大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持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实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持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p>

袁孟涵

幼儿

观察

佳俊

老师

社会交往

弄倒

小朋友

告状

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