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学东校区清明节放假须知

心飞扬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春雨季,又是一年清明时。四月,我们即将迎来了民间传统节日一一清明节。假日将至,根据国家节假日放假规定,我校清明节假期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月5日(本周三)放假一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月6日(本周四)返校,正常上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明时节雨纷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借问酒家何处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有7大习俗: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射柳、蚕花会、扫墓。</p> <p class="ql-block">  祭祖,传统习俗,全称是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p> <p class="ql-block">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p><p class="ql-block">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p> <p class="ql-block">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潍坊市被称为风筝之都。</p> <p class="ql-block">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是我国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p> <p class="ql-block">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拜的“山”分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祭扫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1.绿色出行更便捷。大部分祭扫场所不提供车位,且清明期间人员较多、车流量大,呼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错峰出行、绿色出行,文明新风共倡导。</p><p class="ql-block"> 2.加强防火意识,从我做起,共同防范火灾。自觉遵守相关管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规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各祭扫场所严禁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等祭品,不乱丢烟蒂,倡导“无烟祭扫”。</span></p><p class="ql-block"> 3.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其次要注意拜祭时焚烧物的管理,防止飞火引燃周围杂草;最后对焚化过的祭品应仔细检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灾隐患。</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让我们绿色出行、劳记安全,平安相随!</p>

清明节

祭祖

踏青

纸鸢

习俗

清明

风筝

扫墓

祭扫

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