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宜兴地处江、浙交界处,也是越剧艺术的流行区域,原浙江湖州“明星合作越剧”于1951年在宜兴张渚演出时,建立基层工会,1956年登记改名为“宜兴县越剧团”。1970年,与县锡剧团、评弹团合并为“工农民文工团”,文革后未能恢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宜兴越剧十分普及,爱好者众多,但文革后,不但没有专业剧团,业余的越剧剧社也没有。2015年初,在宜兴市相关文化部门的直接支持下成立了宜兴市戏剧曲艺家协会越剧分会,具体会务工作由徐忠东负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来,徐忠东一直为越剧在宜兴的繁盛努力,积极开展各项越剧艺术演唱活动,经常开设越剧培训的公益课堂,宜兴大部分的越剧爱好者均受到其的影响,在越剧分会的平台上锻炼成长,培养出蒋春妹、施玉芬等优秀艺术骨干。特别是越剧《红楼梦》《梁祝》《打金枝》《王老虎抢亲》《追鱼》《女驸马》等整本大戏的编排上演,大大推进了越剧在宜兴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忠东带领他的越剧团队,进社区、下乡村,戏曲(越剧)进校园,两度进宜兴人民剧院公演,饮誉宜兴。8年来,共组织了近500场公益演出,惠及群众十万人次。团队荣获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团队,多次荣获无锡市、宜兴市各类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宜兴市一级团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忠东,从小喜欢越剧,1992年曾只身前往上海拜望越剧大师尹桂芳,得尹老师教诲。几十年来,徐忠东除刻苦学习越剧唱腔外,更痴迷收藏越剧资料,1000多册越剧书刊、10000小时越剧音响资料的收藏独步越坛,被誉为越剧资料收藏家,得到浙江、上海戏曲界内外行的高度评价。宜兴电视台、宜兴电台、《宜兴日报》均作过专题报道。并且多次参加省、市戏曲票友大赛,屡屡获奖。1995年以一曲《沙漠王子:算命》闯入宜兴市首届“电力杯”戏曲票友大赛电视总决赛,获得“宜兴赵志刚”的雅号,两次参加江苏省戏曲票友大赛,获得银奖,2007年,获得宜兴市“陶祖杯”戏曲票友大赛金奖,2011年荣获中国宜兴梁祝文化第一届戏曲票友大赛唯一的一等奖,2012年荣获宜兴市“十大名票”称号。</p> <p class="ql-block">与尹桂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与赵志刚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还对越剧艺术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工作,2013年编辑出版《徐玉兰唱腔大成》80CD,收集徐老毕生录音及记录完整唱词。2014年与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合作,编辑整理了《尹桂芳遗音大考》50CD。又与朋友联手整理出版了《徐玉兰艺术生涯八十年》一书。2015年主编《越剧盒式录音带考》一书,收集了国内出版的800余盒越剧录音磁带资料,该书近100万字,1000张图片。2020年主编《新越剧大戏考》,该书共收460余出越剧大戏的唱词,近200万字。得到越剧王子赵志刚的大力赞赏并为两书作序,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越剧资料的空白。当之无愧成为宜兴研究越剧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