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安排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的主题系列活动</p> 了解清明节 <p class="ql-block">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当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当代学生接受了各种文化的洗礼。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峻挑战,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所以,过洋节成了青年人的新时尚,民族传统的节日反而慢慢地被当代青年淡化了,民族文化受到了冷落,针对这一偏颇的现象,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将传统节日改为法定假日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接受传统教育,从而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学生在今年清明节到来前夕的国旗下讲话上,专题安排,向广大学生宣讲清明节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习俗、古人举行丰富多彩的“祭祖”、“踏青”等活动内容,把学生带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情画意中,从而产生浓浓的民族情怀。</p> 召开主题班会 <p class="ql-block"> 开展主题班会,做好革命传统教育。我校积极组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低年级开展了“听老师讲过去的故事”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活动,通过教育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了解新中国的伟大成就,知道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清明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通过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他们真正明白了没有无数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不断激励自己珍惜今天,把握明天。</p> 观看红色影片 <p class="ql-block"> 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意识。</p><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表达无尽的哀思和缅怀;观看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拿起稚嫩的笔,以《感恩先烈,报效祖国》为题,书写了60多篇观看烈士事迹的感受,表达了为民族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坚强决心,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深刻洗礼。</p> 做祭祀花束、手抄报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节,学生们通过制作“小白花”、手抄报的方式,祭奠先人,寄托哀思。</p> 文明祭祀倡议书 <p class="ql-block">各位学生、家长:</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2023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确保清明祭祀活动安全、文明、低碳、环保、有序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我校向各位发出如下倡议:</p><p class="ql-block"> 一、遵守法规,文明祭扫。在祭扫活动中严格遵守《涞源县野外祭祀管理办法》,文明祭奠、环保祭扫。做到不在街道、小区、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祭品,不在祭祀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弘扬新风,破除陋习。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等形式追思先人,告别祭祀用火陋习、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主动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营造全县文明祭祀的新风尚。</p><p class="ql-block"> 三、合理安排,平安祭祀。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和路线,错峰祭祀,避免人流车流拥堵。做到遵守交通秩序、主动礼让、文明礼貌;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等有安全隐患的区域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做好森林火灾和各种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p><p class="ql-block"> 四、示范带头,相互监督。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涞源县野外祭祀管理办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人。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积极向亲朋好友、家人和身边的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环保的祭祀方式,监督和制止不文明、不规范、不环保的祭祀行为。</p><p class="ql-block"> 五、文明节俭,厚养薄葬。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孝老、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是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以文明缅怀的实际行动,为守护涞源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供 稿:政教处</p><p class="ql-block">编 辑:王海涛</p><p class="ql-block">校 对:刘书宝</p><p class="ql-block">审 核:张 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