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中学第四届课程节活动

滕汉瑜

习习春风如约至,历史研修正当时。3月30日上午,山西运城东康中学举办第四届课程节活动,其中历史组赛课活动在3楼录播教室举行,我校历史教研组两位代表成员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教学比武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3位历史老师黄若柏、姚夏、张茜就初二人教版第9课《近代对外开放》带来三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比赛课。 首先,由黄若柏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思路清晰、思维极具逻辑性的课堂。首先通过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清单完成基础知识的处理。然后通过问题探讨进行重点突破。 姚夏老师立足于学生学情,充分挖掘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以新闻导入课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通过架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一目了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史料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课堂逐渐推向高潮。 第三节课张茜老师也是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坚持问题化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案的有效运用也成为这节课的亮点。 活动第二环节,首先由3位选手进行说课自评,然后由东康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和西北共同体的老师对选手课堂设计及表现做了简单点评。两位老师首先对大单元教学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指出在当前的核心素养及“双减”政策实际上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备好课、更认真的把握学情,结合当前的大单元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深入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后分别对两位选手的课提出了独到的建议,例如能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提醒在座的老师要关注初高中衔接等,同时也肯定了两位老师对史料教学的使用,都是值得我们在课堂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 本次学习收获满满,如拨云见日,对“大单元教学”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以致用,愿意把学到的大单元设计步骤和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去,用激情去感染学生,构建课堂与生活联系的情境,用语境带动学生。整体把握,系统整合,迈开“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跟上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br>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教学

课堂

学生

老师

单元

导入

姚夏

历史

教研组

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