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白

Sweety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梨花飘落,百花飞舞,阴雨绵绵,思亲却不只在清明时,无时无刻,是一场漫长的告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诗经》里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子欲养而亲已不在。恍惚间人生中最挚爱我也是我最挚爱的三位亲人已逝去多年,我也步入知天命之年了。午夜梦回时分、似曾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偶遇一位耄耋老人、一道儿时的饭菜、开心或伤心时刻……总是令我突然想起三位亲人,鼻翼酸楚双目涩,默默无声泪满巾,恨不得他们能够起死回生,可当时只道是寻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而今奶奶已去世31年,爸爸去世6年,妈妈去世4年。三位亲人已离我渐行渐远,仿佛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思念到心痛,曾经无限制包容我的任性和无理取闹的亲人已经不在了,温暖的铠甲没有了,只能独自坚强面对生活。感谢他们给了我温暖的童年,治愈了我的一生。一直想对三位亲人倾诉相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无尽的思念,真切的告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张旧照片拍摄于1986年,我初中毕业14岁那年,学校里专门请了摄影师拍摄毕业生的登记证和毕业合影照片,当时我家就住在学校的教管会,爸爸便请摄影师给我们顺便拍下了这张合影。我们在房门前的一棵桔子树下合影,奶奶当年已83岁高龄了,爸爸52岁,妈妈54岁,这是我记忆里第二次我和奶奶、爸爸妈妈的合影。哥哥已成家分开住,大姐二姐已经当老师了忙着上班,三姐还在读师范学校,也不在家中,照片里面一起合影的只有当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堂姐和年仅5岁的侄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这张全家福拍摄于1992年的夏天,我刚刚大学毕业,三姐当时肚子里还怀着程康侄儿。家族里增加了新成员,站在我身旁的当时还在恋爱中的老公。如今这张照片中已有5位亲人去世,除了奶奶和爸爸妈妈,还有大姐夫和三姐夫,两人都是几年后先后因病英年早逝,真是人生无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这张全家福拍摄于2015年的春节,当年爸爸妈妈均已80高龄。妈妈怀中抱着的婴儿是大姐的孙女,妈妈的重外孙女,5个月大的小汤圆,左手边站着的是重孙乐乐,四代同堂,其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这张旧照片拍摄于1992年秋天,我的一个堂爷爷,是我们石氏家族的骄傲,曾经的重庆某大学教授,当年已退休,回老家探亲为我们拍摄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我家当时已经随初中校址搬迁,由石家洼搬到当铺。学校旁边都是田野村庄,我们住的教管会的房子屋后还有一个小菜园,妈妈种了好多菜,我至今犹记得青翠欲滴、挂着小黄花的黄瓜和青绿、红彤彤的辣椒,还有一株有特别香味的小茴香,我总是帮忙浇水、采摘,这些都是我童年的记忆和味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照片中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很精神,面带笑容。可是就是这一年的10月,奶奶却突然生病去世了。这是我的第一位最亲的亲人去世,又是从小抚养我长大的奶奶,我特别接受不了,伤心欲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奶奶是我们家族的灵魂、精神领袖,她勇敢、坚强、乐观、豁达,奶奶出生于清朝末年,所以裹着小脚,爷爷50岁左右就因病去世了,爸爸15岁起就在外地教书,快50岁才调回老家,奶奶裹着颤巍巍的小脚在漫长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奔波,和爸爸妈妈一起带领我们全家共度难关,抚养我和哥哥姐姐5个孩子健康长大。我们都是在奶奶的胳膊上睡大的,因爸爸妈妈工作忙,从小都是跟着奶奶睡。奶奶右眼失明,据说是中年时患眼疾因家庭条件有限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所致,但我们却觉得奶奶是世界上最美最好最伟大的奶奶,值得我们终身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奶奶虽是旧时代的女性,大字不识,却有着博大的胸襟和智慧,更有着过人的胆识。她从不重男轻女,对孙子孙女们同等对待,宠溺有加,所以也养成了我们有些骄纵的个性。奶奶的娘家里有亲人曾是中医,所以奶奶也通些医理,有头疼脑热的邻居和小孩,都会来请她治疗,我记得奶奶总是用碎瓷碗片刮痧或用针尖在指头放血,或是小儿推拿,奶奶总是不收取任何报酬,邻居有需要总是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及时处理。邻居们记着奶奶的好,总是会送来自己鸡生的蛋或者自种的米、菜作为谢礼。奶奶勤劳能干,在老屋后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菜,辣椒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品种繁多。小时候奶奶总是带着我一起种菜,教我播撒菜种,排大蒜,即使我做的不好,奶奶也从不指责我,总是鼓励我,说我做得好。奶奶自制米酒,总是让我去家乡的小河边采一种开小紫花叫辣蓼的植物自制酒粬。奶奶每年夏天还会做酱豆,早上搬出去晒太阳,晚上搬回家,我总是帮奶奶搬出搬进。这些童年温馨美好的画面永远深刻在我的脑海里。由于奶奶的善心、能干、勤俭持家,小时候我们家虽然人口多,却没有饿过肚子,我最爱吃奶奶做的黄灿灿的蛋炒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奶奶大字不识,却有着朴素的人生哲理,不拘泥于旧习俗,明白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无论她多么忙,只要我们在看书学习,她从不喊我们做家务,总是鼓励我们专心用功读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奶奶还是一位好婆婆,她没有女儿,曾有过一个女儿,可惜很小就夭折了,她把妈妈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非常包容和豁达,我从未见过她们吵过嘴,从未见过听说过像我奶奶和妈妈如此和睦友好的的婆媳关系,奶奶去世后,妈妈常念叨奶奶,总觉得她还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奶奶享年90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爸爸妈妈琴瑟和鸣,相濡以沫一生。爸爸性格比较刚烈耿直,像火,妈妈性格沉静温婉,似水,妈妈能包容爸爸的一切,爸爸在妈妈面前发不起来火,总是被妈妈四两拨千斤,轻声几句就安抚下去。爸爸妈妈的婚姻是爷爷和外公定下的。爷爷和外公当年都是当地有名的乡绅,一次聚会,爷爷带着爸爸去了,大人们在家商讨事情,孩子们去街上看热闹,回来后十一二岁的爸爸讲述着当时看到的情景,讲得头头是道、绘声绘色,被外公一眼相中,于是两家结与秦晋之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我们四姐妹都遗传了爸爸的性格,怎么也学不来妈妈的轻言细语、柔和委婉。在我的印象里,妈妈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大吼大叫过,总是耐心轻声教导着我们,这一点我对我的孩子无法做到。我们几个孩子都心不服暴风骤雨般的爸爸,却总是羞愧让妈妈伤心而心悦诚服于和风细雨的妈妈,妈妈身上仿佛有一种让人沉静平和的魔力,和她聊天寥寥数语总能让人瞬间平静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不丝毫怀忧怨恨,她们那一代的生活目标非常的单纯,只是顾着丈夫、照护儿女,几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妈妈记得我们家里每个孩子的喜好,俗话说爹娘疼的是断肠儿,我是家里的老幺,自然倍受疼爱。每次回家她总会做我爱最吃的魔芋丝炒肉、酱爆肉,总是会包元宝(饺子),每餐都非常丰盛,花色品种齐全,早餐都会炒一大桌子菜,我说这样太麻烦太浪费,妈妈说,你回家太少,多炒几样菜,可以让你多品尝一下,我走后她和爸爸要吃好几天的剩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妈妈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外公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儒雅敦厚,妈妈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行为举止落落大方,是大家闺秀的气度和风范。妈妈善良、温柔、大方、贤惠,从不责骂孩子,我们亲戚和邻居家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妈妈,说妈妈如春风般温暖和蔼。妈妈坚强隐忍,从不喜欢抱怨唠叨,晚年中风偏瘫在床近7年,无论身体怎样不舒服,总是默默忍受,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每当想起妈妈,总浮现出她面带笑容,轻声呼唤着我的乳名的画面,音容笑貌宛如昨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段文字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借冰心的诗《纸船》表达我对妈妈深切的思念。“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爸爸是一个聪颖好学、才华出众的人,精通音律绘画书法医学,说学逗唱样样在行,学什么像什么,可惜我们几个孩子都没能完全遗传到爸爸的聪明才智。爸爸教书非常出色,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好老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他们至今都还深切惦记感恩爸爸对他们宛如父亲般的倾心教导。爸爸的语文课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特别有吸引力。我读初三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有事请假了,爸爸帮忙带了一节课,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听爸爸讲课,整堂课我完全沉浸在爸爸的说课中,全神贯注,兴致盎然,积极互动,不知不觉就下课了,却还意犹未尽。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我的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们都读的师范院校,因为当时师范院校免学费。他们承继了爸爸的衣钵,都相继从事教育事业,都是特别优秀的老师,大哥和大姐中途转到行政部门工作。后一辈侄儿侄女中有四个都是老师,分别担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老师,我家堪称教师世家,乡邻都说我家有能力可以创办一所学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爸爸自小聪明好学,他读的是私塾,为了生计,15岁就背井离乡去距离家很远的大山区龙滩教书,那时还不通汽车,来回都是用脚步丈量。爸爸非常爱我们五个孩子,家里人多粮少,他总是不辞辛苦走很远的山路,省吃俭用往家背回玉米面和山核桃等。爸爸特别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陆续把大姐二姐三姐带到身边读书,亲自教导。爸爸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能力有限,我们五个孩子都是相继通过读书考学找到还不错的工作岗位,这在我们当地一直成为美谈。这和我们家族的忠孝诚信、勤俭谦和、自强不息的家风分不开的,奶奶、爸爸妈妈无论家里多困难,从未放弃培养我们读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唯读书能改变命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爸爸是一个学习能力和毅力都特别强的人,八十多岁还天天读书看报练字,每当想起爸爸,眼前总浮现出他坐在窗前的书桌上读书写字的样子。爸爸出生大地主家庭,七十年代政治风波时,成份不好的教师要离开讲台,以免毒害下一代,爸爸人品好,教学优异,领导不舍也不忍心把他下放回农村,就公派他去学医。爸爸学了正骨、小儿推拿、针灸等中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爸爸苦心钻研医学,等到可以重返讲台时,他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兼职校医了。爸爸退休以后专行专业当起了医生,悬壶济世,推拿针灸远近闻名,县城内外,十里八乡,都慕名找他看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爸爸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毛泽东的追随者,毛泽东的诗词更是倒背如流,喜爱模仿毛泽东的书法。爸爸的毛体书法潇洒飘逸,气势恢弘,宛若游龙,正似他的性格:乐观、豁达、坚强、果敢。爸爸的一生,平凡而伟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这张旧照片拍于1979年,爸爸在龙滩中学教书期间和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以及任课老师们的合影,爸爸作为班主任本应坐C位,却谦虚地站在第二排最左侧,把中间的位置让给别的任课老师,体现了爸爸谦虚低调的作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上面的照片第一张是我1989年我初次到武汉上大学时,爸爸妈妈送我到学校报到,第二天一起游玩黄鹤楼拍摄的。后面几张照片是1997年,由大姐带队,陪同爸爸妈妈到武汉来看我时留念。当年重游了一次黄鹤楼,很遗憾没有在黄鹤楼前留影,只是游览东湖时留影了。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随时随地可以拍照留念,科技改变生活!记得当时爸爸妈妈只在我小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就急着要回老家,之后再也没能到武汉来看我,终身遗憾。妈妈当时说一定要来武汉我的小家中看看,这样想我的时候就可以想象我当时在家中哪个地方,有具体的画面感。妈妈记得我们五个孩子的生日,每逢我的生日都会让爸爸给我打电话,我不在他们身边时,他们当天也会煮长寿面,说是要和我一起吃。受妈妈的影响,我至今仍保留生日当天必吃一碗长寿面的仪式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99年,前面的三个俊秀可爱的孩子分别是我三个姐姐的孩子李实、娇娇和程康,时光飞逝,如今三个孩子均也成为爸爸妈妈了。这是我从武汉回谷城老家时,大姐提议在一家照相馆照的,当时觉得在照相馆合影很矫情,现在觉得亲人们聚会时合影太必要了,这是都是珍贵的回忆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家书抵万金,情意胜千言。远离爸爸妈妈的小女儿永远是他们最深切的牵挂。爸爸妈妈的每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我的惦念和对我和女婿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工作顺心,家庭合睦,身体健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可当时年轻气盛的我怎能体会父母的担忧,怀揣着爱情和梦想,只身来到武汉。爸爸妈妈怎能安心让小女儿远离身边呢?可他们尊重了我的意愿,放飞我远行,手里紧紧攥着思念的丝线,把惦念深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而今亲人已逝,家书难寄,想念是碎碎的纸片,让清明风吹到了天边。你们并没有离开,只是从这个世上走到了我的心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这样照片是2016年孝顺的二姐、二姐夫、三姐开车带领爸爸妈妈故地重游,去二哥工作的地方,南河小三峡游玩时合影留念。这次活动爸爸妈妈特别开心,念叨了好久。2019年我和我的初中同学们去爸爸曾经工作的地方龙滩去游玩,专门去他曾经教书的学校去看了看,了却我的心愿,走过当年亲人走过的路,仿佛和亲人重逢,吹过亲人吹过的风,仿佛和亲人相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这张照片拍于2016年,当时爸爸妈妈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二姐三姐为了却爸爸妈妈的心愿,参观勤劳能干的堂姐的养猪场后的合影。堂姐总是念叨着妈妈的好,她幼年失去父母,在妈妈这里找到了温暖的母爱,所以一直感恩在怀。爸爸妈妈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呵护关爱,初中期间还曾在我家住,和我睡在一张床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2018年清明节和十一国庆节假期我和老公、孩子两次回老家看望了妈妈。妈妈当时身体已经非常不好,虽无法用语言表述她的开心,却尽力展示她最好的状态。几个月后妈妈阖然离世,我远在武汉,未能最后看她一眼,终身遗憾。对妈妈我总觉得内心愧疚,没有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好的陪伴,没有在该珍惜的岁月里给予足够的回报,没有在来得及的时光里让她得到安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张照片是2018年阴历九月初七,妈妈86岁,这是她生前最后的一个生日,在老家轮流照顾她的孝顺的大姐二姐三姐一起为她在租住的一楼房屋里举办的生日宴。姐姐们和照顾她的保姆一起举杯,为妈妈祝福。妈妈当时已经吃不进多少食物,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女儿们的心意必定让她非常欣慰,她一如既往,努力地微笑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张照片是我们家的开心果三姐和妈妈的合影,三姐幽默风趣,随和豁达,笑容甜美,总能逗爸爸妈妈开心,爸爸妈妈在她面前最放松自在,我们家族小一辈的孩子们也都特别喜欢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这是二姐的外孙女,侄女娇娇的女儿小粲粲,当时才1岁多,还不会讲话。她聪明可爱,笑容特别治愈,和妈妈在一起,妈妈脸上总是情不自禁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家族年龄最大的太婆和年龄最小的重孙女亲昵互动,虽都无法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之间无不显示血脉亲情的强大和神奇。愿三位逝去的亲人缔造的石氏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缅怀逝去的亲人,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道路。一篇追忆文,满页思故人。情深言拙,纸短情长,对三位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如老家的白水河绵延流长,又如老屋屋后的千年银杏树万古长青,瑾以图片文字记录缅怀他们,在一次次的阅读和翻看中,他们都将和我再次重逢,激励温暖我今后的人生之路。愿三位亲人在天堂幸福安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