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清明节 绵绵哀思情 ——罗圩中心小学2023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罗圩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3年清明节放假事宜告知如下: 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一天。</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假期,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大家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因此,学校将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请大家积极踊跃参加哦! </p> 年级主题活动 <p class="ql-block">  1.一二年级学生选择1首清明节古诗读一读,背一背,画一画,在读背中感悟清明节的悠悠哀思。</p><p class="ql-block"> 2.三四年级学生用彩笔绘画清明节手抄报,在绘画中了解清明、走进清明、感悟清明。</p><p class="ql-block"> 3.五六年级学生清明节亲子阅读红色书籍,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革命意志,讲好革命英雄故事。</p><p class="ql-block">(请各班拍好活动图片或作品至少5张,交给年级主任再统一交到教导处。)</p> 清明追思 情思华夏 <p class="ql-block">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知道清明节的习俗,明白清明节的意义,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p> 清明节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p><p class="ql-block">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p><p class="ql-block">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p> 清明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习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p><p class="ql-block"> 扫墓祭祖 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 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p><p class="ql-block"> 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p><p class="ql-block">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射柳、拔河等等习俗......</p> 舌尖上的清明节 <p class="ql-block">  清明除了祭祖扫墓、踏青访春之外,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且从古至今都很有讲究。自古有“吃清明”的说法,因地而异,各有各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青团 清明节的时候江南地区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青团是用浆麦草研磨出汁,用浆麦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均匀,然后在中间加入豆沙馅,蒸熟之后就是青团了。现在除了糖豆沙馅的青团,市面上还创新的出现了很多其他口味的青团,例如肉松馅和芒果馅的青团。</p><p class="ql-block"> 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腌笃鲜 腌笃鲜可以说是上海本帮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色,但真正正宗的腌笃鲜还数清明时节的味道最佳。腌笃鲜这道菜最精华的就是春笋,用上海人的话来说:“春雨里,即将破土而未出土时的春笋,味道最鲜美。”因此,虽然这道菜不是传统的清明美食,但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清明节的餐桌上。</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全国各地还有形形色色的清明美食,例如:欢喜团、菠菠粿、乌稔饭、清明果等等......</p> 清明节的诗歌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人们或扫墓思亲,或踏青赏春,都能触动内心的凝思。于是,历代文人墨客在清明节文思如泉涌,纷纷留下传世诗作。</p><p class="ql-block"> 清明</p><p class="ql-block"> [唐] 杜牧</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 class="ql-block"> 清明夜</p><p class="ql-block"> [唐] 白居易</p><p class="ql-block">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p><p class="ql-block">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p><p class="ql-block"> 清明</p><p class="ql-block"> [宋] 黄庭坚</p><p class="ql-block">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p><p class="ql-block">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p><p class="ql-block">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p><p class="ql-block">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p><p class="ql-block">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p><p class="ql-block"> [宋] 欧阳修</p><p class="ql-block">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p><p class="ql-block">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p><p class="ql-block">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p><p class="ql-block">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p> <p class="ql-block">家长和孩子们:在清明放假期间,大家要保持良好心态,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在完成好学校清明节系列活动的同时可以一起参与家务劳动、做做美食、踏踏青、看看红色电影,愉快地共度传统节日。</p>

清明

清明节

踏青

青团

扫墓

习俗

节日

时节

寒食

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