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祥云的美篇

五彩祥云

<p class="ql-block">  清明祭——怀念母亲</p><p class="ql-block"> 作者:五彩祥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年前,弥留之际的老母亲在子孙亲友的陪伴下,度过了她老人家八十三年坎坷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重阳节,于九月初十日与世长辞,作为母亲唯一的儿子,亲眼见证生我养我,疼我爱我的母亲在我的怀抱中走向生命的终点,那份撕心裂肺的伤痛无法言说,从母亲临终时那回光返照般的眼神,我能读懂母亲对这个美好时代的眷念和对亲人们太多的无奈和不舍!――母亲一生孕育了六个儿女,我是六姊妹中唯一的男丁。在五六十年代那段特殊的艰难岁月,由于物资极度馈乏,母亲用她那柔弱多病的身躯庇护着自己的幼儿小女,尽管如此,我的二姐,三姐以及小妹还是在贫困,疾病,和饥饿中过早夭折,铸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母亲深陷在痛失爱女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终日以泪洗面,用她自己的话说,眼睛都快哭瞎了,从此母亲的视力急剧下降,以至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常听娘说:儿奔生,娘奔死,只隔阎王一张纸。生我的时候,遭遇难产,可怜的母亲被折磨了两天一晚,是伟大的母爱用生命换来了我的新生命的降临!从此,我的命就是娘的命,娘的希望,娘的全部。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目不识丁,却有着良好的家训和许多朴素而又简单的为人处世哲理――讨米无人笑,饿死不为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好比浪淘沙……从小,母亲就用这些通俗易懂的家训教育我,影响我,也为我以后立足社会,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指明了方向。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为了供儿女们读书,母亲经常睡半夜起五更,采山货,卖小菜,卖猪草,凡是能挣钱的途经都偿试过,硬是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零钞小票撑起了一个曾经风雨漂摇的家!也把我送过了十年寒窗,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高中生。</p><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一九八五年,母亲用自己积攒的几包零钞小票,为她的宝贝儿子举办了一场简朴而热闹的婚礼,娶回了美丽的新娘,给了儿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当我们在拜茶仪式上虔诚的把崭新的手工布鞋和甜蜜的红糖水沏给爸妈的时侯,不善表达的爸妈竟笑着哭了!后来,父母亲有了一对可爱的孙儿孙女。再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好转,后辈们在条件较好的地方买了房子,母亲也随儿女们住进了新房。再后来,孙儿,孙女们相继成家立业,重孙,重外孙相继出生,添丁接福,四世同堂,母亲那种满满的幸福溢于言表,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可谁能想到,当家庭条件渐好,人丁兴旺之时,八十三岁高龄的母亲却已病入膏盲,无力回天!2O14年农历九月初十,母亲在亲人,子孙的陪伴中安祥离世。</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只有瓜连籽,没有籽连瓜。如果说我是一支漂泊不定的风筝,那么,母亲就是那放风筝的人,那根线紧紧地攥在母亲手中,无论你飞多远,儿子,永远在妈妈的牵挂里。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期间,也曾身患重病,死里逃生,异地他乡,举目无亲,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妈的牵挂和思念,很难想象,母亲对儿女们在外的安危的担心是一种怎样揪心的煎熬!和母亲最后朝夕相处的两年间,母亲对儿子的那种爱表现得犹为强烈,她除了视力不好,但听觉却很灵敏,我每天外出做事,无论多晚回家,她都拄着拐杖,扶着门前的不锈钢护栏,来回度步,静静地守望着儿子归家的方向,她甚至能听出儿子的摩托车声音,儿子回家了,她才缓缓走进屋里。儿子在母亲的心里,心心念念,永远是无尽的牵挂!母亲走了,我成了没妈的孩子,回家再也没有了妈妈的守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本地风俗虔诚地跪拜各位来宾,亲友,以此答谢前来吊唁的来宾亲友,同时也对自已对母亲曾经的不孝不恭以示忏悔。</p><p class="ql-block">时空无限,思念永远,採一束鲜花,点一柱心香,献给西去天堂的母亲,愿天堂没有痛苦和忧伤,愿您的在天之灵福佑乡邻,福佑子孙!</p><p class="ql-block">二O二三年四月于石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