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泡出有“水味重”的茶?

心儿聊茶

<p class="ql-block">水是无味的,这是大众眼里的生活常识。但作为茶人而言,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偶尔也会清晰地捕捉到水的味道。不是融合了茶香的甘甜、清凉、抑或层次感鲜明的香气;而是轻薄的,留存感很弱的,茶水分离的味道。很难用什么类似的味道去形容,只是喝到不好喝茶汤的嘴巴里,会不由自主地跑出来一句抗议:“水味好重啊。”</p> <p class="ql-block">对于追求一杯鲜活平衡茶汤的茶师来说,泡茶总是“水味重”,无疑就意味着自己的技艺和知识需要裨补修正。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泡出来的茶会“水味重”。</p> <p class="ql-block">1.水不对</p><p class="ql-block">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提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之水,茶只发八分耳”。因此茶味不对,首先会想到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不同地域的水质差别很大,即便是瓶装水,含有的物质成分也各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泡茶择水要明晰五大标准:清、轻、甘、冽、活。其中的“轻”,指水体要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越多。当水中铁离子超过0.1ppm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当铝含量超过0.2ppm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含量达至2ppm时,茶汤带涩;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p><p class="ql-block">因此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是不适合泡茶的。</p> <p class="ql-block">2.茶不对</p><p class="ql-block">投茶量不足或冲泡次数多,并不会导致水味重。香气与水交融,即便是淡淡的茶汤,依旧可以带来醇厚的触感。</p><p class="ql-block">茶不对指的是茶本身的原因:茶叶鲜叶的质量不是很好;储存时受潮;生产工艺不严谨,萎凋不足,导致茶叶水分大等,这些都会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p> <p class="ql-block">3.水温不对</p><p class="ql-block">每款茶都有它适合的冲泡温度。泡茶水温偏低,则茶的内含物质溶解量少,就会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普洱茶或乌龙茶用沸水冲泡;细嫩的绿茶90°水温便可让内含物质尽情释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经常用沸水冲泡茶叶,但这对茶叶的品质有一定要求。过高温度下有些品质一般的茶会入口苦涩,滋味分散,缺点暴露无疑。</p><p class="ql-block">如果是制作冷泡茶,就需要浸泡到足够的时长,否则同样会因为茶味不足而水味突显。</p> <p class="ql-block">4.润茶不对</p><p class="ql-block">紧压型茶叶因其外型,在冲泡过程中内含物质不易析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投茶时要准备三段茶,而润茶时需要压块注水。和缓的水流浇注在茶块上,可以加速紧压茶的解散,使得内含物质快速析出,与水交融,呈现出醇和清爽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5.注水不对</p><p class="ql-block">注水力道不足、水流缓慢,水便不能恰到好处地作用在茶叶上。内含物质不易析出,从而形成茶水分离的口感。除了改善注水方式,也有可能是技艺不够娴熟、无法精确把控的缘故,需要勤加练习。</p> <p class="ql-block">通过静心泡茶,便是通过控制茶量、水温、时间等基本要素来实现一道茶浓淡、强弱、柔烈等品质。我们将对自我的认知,对环境的把握都溶于这一杯茶中。在精进茶艺技法,增强静心的路途上,借由每一次泡茶,去精进自己的知止智慧。并将这份智慧真正融入生活中来,实现与人事物关系的和谐与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