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东南亚——越南南方掠影

立宪

胡志明市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东北侧、西贡河右岸,东南距出海口80公里,涨潮时两万吨级轮船可直驶市内。市总面积2057平方公里,人口约800多万。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越南的中央直辖市之一,胡志明市原名西贡、嘉定市,是越南南方经济,文化、科技、旅游和国际贸易的中心。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一全国后,为纪念越南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胡志明,便将西贡改名为“胡志明市”。但如今许多人私下仍然习惯称之谓西贡,大概是西贡两个字简单方便称呼的缘故。<br> 上海飞胡志明市(西贡)大约需要4个小时。我们乘坐的航班下午六点一刻准时到达胡志明市(西贡)新山一国际机场。不知是近几日南海岛礁归属的争议还是没有塞小费,我们的落地签证送进去二个小时虽经催促还不见办妥,只见一拨拨后来的乘客办完手续离开,我们一行还只能在机场入境大厅苦等。最后告之再不办理我们要投诉了,才总算办妥。老护照(G字编号)直接在上签证,新护照(E字编号)另纸签证。<br> 西贡位于越南的最南端,全年分旱雨两季,每年11——4月为旱季,5——10月为雨季,一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我们刚出机场虽已晚上九点多,但明显感到燥热,好在我们都已脱去冬装,换上单薄的短袖体恤。<br> 西贡当地小吃价廉物美,第一顿晚饭机场出来当地时间已近晚上十点,吃越南特色河粉,牛肉量特多,有牛筋、牛肉、牛肉皮和一些绿叶菜,味道很好,汤料是熬出来的高汤。出来时问导游,说是3万越盾,合RMB 10元左右。<br> 夜晚走出所住的四星Ranama酒店,在附近街市走走,对面就是加油站,隔壁就是药店,据说这是胡志明市的标准配置。街道并不宽畅,两边挤满了各类小商店、都是些日常用品店、塑料制品店、服饰店、小吃店和水果摊。因不是水果上市季节,价格比上海稍便宜些,均以公斤计价。昏暗的人行道上满是一排排矮小的塑料桌子、椅子和摩托车,这是西贡的特色——夜间大排档。大排档坐满了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着聊天、吃喝,全然不顾马路上轰鸣着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洪流和严重的尾气污染,悠然自得。这是西贡部分年青人的夜生活。我们可受不了呛鼻的摩托车尾气,没走多久很快都逃回酒店 胡志明市城市面貌大部分像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街道两旁都是些陈旧的法式建筑,只有在市中心和西贡河一带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对比较繁华。胡志明市的交通比较混乱,交通以摩托车为主,并和少量的汽车混杂在一起,险象环生。上下班时间马路上摩托车喧嚣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其声势远超上海七八十年的马路上的自行车大军,站在路边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七八十年的上海。马路上交通灯不多,只有在主要路口有穿黄色制服的交通警察站在路边信号灯控制柜边扳动手柄指挥交通。没有信号灯的地方想横穿马路难度可不是一点点。 胡志明市是游客到最多的越南城市,这里没有太多的新建筑物或新马路,整个市容均予人又老又旧的感觉,可能这份古老的风情就是胡志明市的特色所在吧。十九世纪的胡志明市,在法国人苦心经营下,不但生活习惯深受影响,市容更是十足的法国味,许多美丽的法国殖民建筑也成了观光客流连的地方。酒店用过早餐后,参观胡志明市著名的地标点——圣母大教堂,因全部使用红砖建造,又称红教堂,是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地标。 教堂建成于1883年,为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纪念品。教堂建筑造型匀称,庄严宏伟,两座40米高的钟楼塔尖直冲云霄,是仿照巴黎圣母院钟楼的设计。建造教堂的红砖全部从法国运来,至今没有丝毫褪色。在教堂前面的花园广场上,伫立着一座圣母玛丽亚雕像,那是1945年罗马教会所赠。 教堂外部门廊等部位布满精美雕饰,内部四周均为小祈祷室,每一间的神龛、雕塑及装饰都不尽相同。 这座天主教教堂至今仍在使用,每逢星期天和宗教节日,都会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聚集于此。 红教堂对面就是西贡中央邮局。曾经是法国殖民的标志,建于19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师设计,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法国殖民时期西贡的第一座邮政局,整个邮局,极富古典气息,建筑大气精细,外墙精致呈橘黄色,大厅内部装饰华丽,充满了浓浓的法式风情,非常的浪漫华丽,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 宽阔的大厅两侧是业务办理柜台,中部由外到内依次是环形长椅、纪念品柜台和长写字桌,胡志明在大厅尽头俯视着成群的外国游客,看着他们在大厅里拍照、发呆或是拿着一大叠明信片奋笔疾书。 柜台上有一份繁体字的中文报纸:《西贡解放日报》,免费赠阅,可以自行领取,据导游说,这也是西贡唯一的中文报纸。 中央邮局和红教堂都是西贡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婚纱照热门摄影地。 统一宫位于红教堂和中央邮局的旁边,现在是胡志明市博物馆。是一座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庞大四层白色建筑,前南越政权的总统府所在地。大厦内有100多个装饰华美、富丽堂皇的大小厅堂,可满足外交、宴会、娱乐、居住、军事指挥等各种需要。庭院设计和建筑一样采用左右对称的布局,互相呼应,浑然一体。它是当年法国殖民者为了加强其在越南的统治而兴建的,取名为“诺罗敦宫”,实际上也是法国在整个印支地区的总督府。1954年移交给当时的西贡政府,改名为独立宫。20世纪60年代,原建筑在一次轰炸中倒塌,在原址新建了现在的大厦。1975年4月30日,北越解放军的坦克长驱直入独立宫,插上解放军的旗帜,这标志着漫长的越南内战终告结束,南北统一,于是独立宫又改名为统一宫。统一宫边上有一辆T-62坦克,是攻入南越总统府的第一辆坦克,现作为陈列物展出。 天后宫是胡志明市华人区的一景,始建于270年前,供奉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海神妈祖娘娘。它是越南南方华侨华裔的精神寄托地之一。当时由广东的商人筹资建立的,当年建立天后宫主要就是为出门在外,方便彼此间联络。就像我国清代所特有的会馆一样,天后宫在西贡被称作是“穗城会馆”。是华人庙宇中最宏大,最具有规模,最具有历史意义,当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古迹了。 这里的文化气息也非常的浓厚,有许多清乾隆、清嘉庆年间的许多文化遗存,这些历史文化标记保存完好,永远地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天后宫虽然精致,但总也抵不过时间的腐蚀,自建成以来就多次整修扩建,现在看到的样式是2006年修葺完成的。这座古老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造型古朴典雅,殿堂装饰精美,殿堂墙壁上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造型优美的浮雕,因此入选了越南历史文化古迹名单。 宫内有一处正堂,天花下吊着很多“盘香”,一圈一圈的,自上而下逐圈变大的同心圆,这里专供来往的香客进香乞福,厅侧有专门售卖这种“盘香”的地方,游客们可以在红纸条上写下你要祝福的人的名字,然后贴在香的底部,有专人为你挂起来。厅侧紧挨着一个天井,微风吹进来,串串盘香随风摇曳,香烟袅袅,站在厅内人都有点恍惚了,仿佛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我们第一次来到越南,来到西贡拜祭一下海神妈祖娘娘,感受下百年历史遗迹,也未尝不是另一种体验。 我们从美拖游览回到西贡天色已晚,旅游车穿过市区汹涌的摩托车流直接开往西贡河边的码头。 五点多钟登上豪华游轮,在豪华游轮第三层甲板上一面享用海鲜、烤乳猪大餐。 一面欣赏精彩歌舞表演,更可观赏西贡河两岸迷人的夜景,悠闲享受南国的温馨夜晚。 在汽笛声中游轮不知不觉地离开码头,西贡河水在夜色中缓缓流淌,旁边不时驶过几条木质仿古游船。 西贡河两岸大部分地区是普通居民区和装卸码头,灯光稀疏、晦暗,有些冷落。游轮行驶了一段航程,才见有一段街区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五彩霓虹灯勾勒出高楼、码头、游船的轮廓,看似比较繁华。但总体与上海黄浦江夜游和广州珠江夜游相比差距太大。<div> 吃完晚餐,欣赏完歌舞表演,也观赏过西贡河夜景,游船也回到了码头。</div> 从游船下来继续乘旅游车到市中心的蓝山广场下车。 蓝山广场,位于西贡市政厅的前面。面积不大,宽约50米,长约200米,是极富欧洲城市风格的绿岛花园,小巧玲珑,布局典雅,修葺整齐,花园中央有一尊胡志明塑像,高举右手,招呼着他的人民。 这里也是西贡夜晚最热闹的场所,华灯初上这里会有各类活动,有演出,也有跳舞,唱歌。在市立歌剧院外空地上,乐队正在表演,音响震耳欲聋,周围全是年轻人,随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人声鼎沸,同时也吸引许多游客。 广场的尽头是市政厅,市政厅具有浓烈法国建筑风格,1902年兴建,在1908年落成,虽然只有两层不高,但却是整个西贡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蓝山广场的四周是歌剧院、百盛、中国银行大厦等豪华建筑,高耸的大楼灯光璀璨,街道两边各种造型的彩灯闪烁,音乐喷泉在翩翩起舞,吸引着无数的市民、观光的游客游览。在这里仿佛看到中国八十年代初的影子。 我们从西贡新山一国际机场飞芽庄金兰机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芽庄,越南中部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渔港,有人称它为“小马尔代夫”。它是越南南方庆和省的省会,与著名的金兰湾军事基地近在咫尺。 芽庄很小,原来只是个五万多人口的捕鱼人的小市镇,因旅游而兴旺发展,现已成为五十万人口的旅游胜地。如果骑上摩托车只要20分钟你就可以走遍整个芽庄的角角落落。 金兰机场出来半个小时就到芽庄,直接到龙山寺游览。 龙山寺(隆山寺)位于芽庄西郊,是芽庄最大的寺院,始建于1889年,经过数次装修、重建,成为今天的面貌,是芽庄人常去的地方。寺内的汉字门联、龙纹雕柱、敕赐隆山寺牌匾等元素都透露着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 龙山寺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院子和寺庙里却常常挤满前来清修拜佛的信徒。从正殿右边,上152个石阶到后山有一尊24米高的白色释迦摩尼佛像,佛像端坐在莲花座之上,不悲不喜,俯视苍生。佛像底座周围是释广德和其六位佛教僧人被火焰包围时的半身浮雕像,他们于1963年为抗议南越政权迫害佛教徒政策而引火自焚,历史将永远记得他们。 站在佛像脚下那个平台上还可以眺望芽庄市内和周边的全貌。 从龙山寺出来就去芽庄大教堂参观。芽庄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928至1933年,位于芽庄市中心几条主路的交叉口的一个高地上。沿梯拾级而上,旁边种植着各色花卉,四周还有一些白色的雕像。高大的钟楼显得气势恢宏,教堂的外廊拄廊道也很漂亮。 教堂墙体的石刻和绘满《圣经》故事的五彩雕花窗看起来特别别致,屋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教堂宛然变成一座色彩斑斓的宫殿。 石头建造的内部墙壁给人清凉之意,整个教堂的建筑本身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教堂外是繁杂吵嚷的街头,教堂内则静谧平和,俨然另一个世界。教堂每天早晚举行弥撒活动,休息日更是举行多场弥撒活动,常能在门外听见诵经声或唱诗班美如天籁的歌声。静静的听信徒们虔诚的唱诗,感觉这一刻心里非常的宁静。 婆那加占婆塔是一个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印度教建筑,和柬埔寨吴哥窟有些相似。婆那加占婆塔位于芽庄市北部,丐河北岸的一个小山头上。婆那加占婆塔建于公元7-12世纪间。 据说以前规模较大,有八座塔,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山上的5栋风化严重的古塔和山下的一些粗大的砖柱。塔和柱子都已风化呈砖红色,在痕迹斑驳的千年建筑下行走,感受着静谧和穿越时空的感觉,颇具历史的沧桑感。<div> 婆那加是音译,也有翻译作天依女神庙。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Po Nagar),天依女神是庇佑占婆王国南部的一位女神,保护着靠海吃饭的渔民,相当于中国渔民心目中的妈祖。</div> 我们休息的4星级的光芒酒店由于建造年代较早,所以占据极佳的地理位置。出酒店大门,路对面就是海滨花园,穿过海滨花园就是十里金色的海滨浴场。 坐在房间窗前,可以欣赏到湛蓝的大海和有名的竹岛(也称珍珠岛)。竹岛上有一个越南远近闻名的集住宿、餐饮、大型游乐设施等为一体的娱乐场所Vinpearl旅游度假村。 清晨5点,外面天还是黑黝黝的,我们几位喜欢摄影的早早起来到宾馆大堂集中,准备去海边拍摄芽庄的日出。出宾馆,过马路,穿过路边花园就是海滩。五分钟不到我们已经在海滩上了。海滩上静悄悄的,除了我们五个人以及二三个早上在沙滩上晨跑的外,几乎没有人影。由于没有考虑到时差关系,搞错了日出的时间,日出还需要一个小时,我们只能黑暗中坐在沙滩上静静倾听大海的涛声,默默凝视天边的云彩,等待旭日东升的时刻。 此时空气清新,海风拂面异常舒坦。海面上空泛着一抹暗红色的霞光,山景水色一切景物都是隐隐约约,沙滩平缓松软,慢慢伸入蔚蓝清澈的大海。让我们惊讶的是昏黑的海面上居然有许多人在游泳。<div>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天边泛白的天光慢慢变成暗红色,红彤彤的太阳悄悄的从竹岛后面探出头来,天空霎时洒满朝霞,也染红了整个海面。新的一天又开始了。<br></div> 芽庄早上的十里沙滩美不胜收。芽庄的一条主干道沿海岸向前沿展,里侧是高楼林立的繁华商场。 外侧是的椰叶摇曳、繁花似锦的滨海绿化带 再外就是十里碧海金沙,清风拂面,椰叶摇曳。 湛蓝的海水清澈透明,弄潮儿在劈波斩浪。 沙滩上许多人埋在沙子里晒日光浴 也有一些家长和孩子在玩沙子,其乐融融。 一月是越南气温最低的月份,但顶着八九点种的太阳,走在海边沙滩上已是汗水淋漓。上午十点前我们在十里金滩自由活动。十点钟前往游船码头。 离芽庄不远处海面上有几个岛屿,它们分别是:竹岛(珍珠岛)、木岛、妙岛、墨岛、蚕岛。竹岛(珍珠岛)是个大型游乐场。但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蚕岛(Hon Tam )。蚕岛从空中俯瞰像条绿色的蚕静卧在海面,是芽庄诸多列岛中最具代表性的岛屿之一。<br> 码头有些简陋,挤满了各色机动游船,一根索道连接岸边和竹岛,这是通往竹岛的主要交通工具。据说这根索道是亚洲最长的跨海索道。 我们乘船前往蚕岛,海面风平浪静,湛蓝色的海水一碧如洗。 船行四十分钟后登上蚕岛。 整个蚕岛景色优美,植被茂盛葱郁,水色波光粼粼,空气清新,随处都透露着一股原始美。 海边椰林树影随风摇曳,金色的海滩平缓舒坦,海面风平浪静,清澈的海水碧波荡漾,你可以在海里尽情游弋,漫游碧天绿水。 岛上碧蓝的游泳池清澈见底,却无人问津。既然有碧波荡漾的大海,有谁会留恋陆地泳池? 进入海鲜自助餐厅需要凭上岛时发放的彩色塑料手串方可入内,各色菜肴、海鲜、饮料尽情享用。海鲜以烧烤为主,当然热门的海鲜需要排队等待。 餐后您可以欣赏到蚕岛五星酒店特有的金发碧眼美女在泳池边上的歌舞表演。 也可以在岛上闲庭信步,欣赏岛屿的美景,自行探索岛上的古屋遗迹以及各类占族的手工艺品。或者在海边凉亭上吹着海风,睡一个美美的午觉,切身体会面朝大海,和风拂面的惬意时光。 您也可以或自费选择托翼伞,水上摩托艇,香蕉船等水上活动。下午岛上更有五彩缤纷的水果餐供应。在这里你可以度过舒适悠闲美好的一整天。 从芽庄飞回西贡就去了美拖。美拖,湄公河三角洲上的一处城镇,距胡志明市大约75公里,以盛产水果出名。从西贡沿着1号国道往西南方向走,约2小时左右即可抵达。<br> 西贡地理位置处于北纬十一度线附近,属热带季风气候,水稻一年三季。汽车驶在高速公路上,两边的乡村映入眼帘。田里黄色的是水稻成熟尚未收割,绿色的是刚插下的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干的是刚刚收割完留有根茬的旱地,湿的是灌满水等待插秧的水田。田野里的色彩缤纷青黄交替,公路边栅栏连绵蕉叶摇曳,这里是富饶美丽的湄公河冲积平原。 中午时分,汽车驶进路傍的休息区休息方便。这里面积不是很大,令人吃惊的是仿佛走进了一个精致小巧精心布置的花园,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饮茶吃饭,购物歇脚,如厕方便,考虑周全。在国内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休息区。一车人留恋忘返,不愿离去,拍照留念,狂发微信。 永长寺是美拖著名的寺庙,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数位百年高僧之肉身。 我们去时,非常清静,除了门口岗亭中的安保,没有其他游人、香客。寺庙建筑似乎同国内寺庙格局迥然相异,从建筑风格上看似乎沿袭了印度教寺庙的一些元素。建筑色彩鲜亮明快,花饰繁多,体量轻盈。 寺庙外花园里一尊白色的释迦摩尼雕像耸立在莲花宝座上,庄严肃穆,周围都是各色花草树木。 庙墙里一尊弥陀菩萨坐像,笑口常开。 还有一座汉白玉的卧佛在骄阳下静静侧卧着,无悲无喜。佛教中卧佛全部都是朝右侧卧躺的,卧佛其实是佛陀取涅槃时的法相。 涅槃,象征着佛陀的修行圆满、果报已尽,将进入无生无灭、自在无碍的境界之中。卧佛的现实意义就是要让观众看到“死”,但是又不能害怕死,在生死关头要能泰然处之,得到心灵的安宁。<div> 据说这寺庙很灵验,休息日香火很旺,香客很多。</div> 美拖镇不大,只有五万多常住人口,当地居民主要以水产业和小型的航运业为生。 这里就像整个越南旅游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一样,这里游客也不多,显得很宁静。来到美拖旅游最精彩的部分便是湄公河水上观光,搭上装着小马达的木船,吃着新鲜的椰子, 一边眺望两岸的丛林,一边在混浊的湄公河滚滚水流中前进。欣赏河上驶过的小船、默默打渔的渔夫,悠闲地让清凉的风吹进心扉。 流经美拖南部的湄公河上有四个小岛。最大的是泰山岛,其次是方岛、浓岛、桂岛。泰山岛(也称水果岛),岛上有许多果园,龙眼、菠萝、芒果、波罗蜜、椰子、木瓜、...等,漫步在果园中,可以享受香味四溢的水果香。在水果上市季节,可以饱餐各色水果大餐,就餐时还能聆听到传统乐器伴奏的越南乡间民谣。可惜一月份是水果淡季,水果不多,不能尽兴。<div><br></div> 在岛上最有特色的是搭乘小木舟穿梭于三角洲浓密的水椰林间的水道, 林中水道弯弯曲曲,纵横交叉,水道两侧长满手臂粗的水椰树,船行河汊里,走不远就难见踪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们坐在小木舟上,犹如回到越战时的丛林战的景象,遥想象当年,美国侵略者处处挨打,难以招架的情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