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祭

连文梅

岁岁清明,<div> 今又清明!<br> 母亲去世整整20年了。<br> 这些年来一直想着要写些什么作为对母亲的思念,可又不知该从何写起,总觉得再深情、再丰富的文字,也不能穷尽对母亲的追思之情。<br> 母亲生于战乱年代。少年丧父,从小倍尝苦难,过早体会到人生不易,也促成她坚韧、勤劳、上进的品性。<br></div> 母亲含辛茹苦,一生都在操劳。在生活艰难的岁月,在动荡不堪的年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家人,为了生存,不停奔波,拼尽全力,为我们遮风避雨。<br> 母亲是个聪明的人。受时代所限,母亲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不懂文字里的乾坤,不懂知识改变命运,更不懂诗和远方的憧憬。可这并不影响其格局,全力培养儿女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div> 母亲是个正直的人。看不惯一些不平事,有人玩小聪明;有人走捷径取不义之财,有人为利益不顾一切。母亲教导我们,人不能目光太短,只看眼前,要想到长远,看到结局。<br>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时间闲坐在那里。买菜做饭,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操劳家务。儿女成家后又围绕着第三代不停地忙碌。在这一点上,可惜我们几个儿女都没有传承好这一优良基因。<br></div>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心里有家人、有亲人、有别人,却唯独少了对自己的关爱。看见别人有困难时;有老人需要帮助时;邻家孩子无人照管时;都会施以援手,解人之困。旧邻以前的版本:说某某人品非常好,参照物即是母亲。<br> 母亲是个热心的人。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只要有条件和机会,都会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人。80年代初,市场里商品不是很丰富,逢迎嫁娶,做被子、做棉衣、纳鞋垫等活计,母亲总是使出浑身解数,耐心细致地、展示出高质量的作品。<br> 母亲是个智慧的人。即现在人们所说的“高情商”。母亲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说话留余地,给人以台阶。即使不识字,却不妨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处理各种困难和人际关系。<br> 母亲以前常说起“读书不做书呆子”,让我们感受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众人捧柴火焰高”;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傻子只记一条路”,教我们学会要多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人得跟上现在这形势了”,让我们体会到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共发展。<br>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都不会忘记。某个瞬间、某种场景,脑海中就会油然而生出母亲的许多画面。我们的根来自于母亲,或多或少都传承着母亲的基因, 这就是真正的血浓于水、魂牵于根。<br> 薪火相传,岁月更替。如今家中的第四代正在茁壮成长,如果母亲能看到这一切,该是何等欣慰呀!<br> 母亲已离我们远去。可我总想着母亲肯定是换了种方式,默默地注视着儿女,祝福着儿女。<div> 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后我们言不由衷。真正的离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长亭古道,只不过在同样洒满阳光的早上,母亲永远留在了昨天!</div> <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