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之旅(二)建水古城、元阳梯田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1日从昆明乘高铁,中午到建水。下午游建水古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建水盛产陶瓷,这是陶瓷商店。</p> <p class="ql-block">陶瓷商店</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地处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 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朱家花园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 。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古城济世安民牌坊</p> <p class="ql-block">云南建水天君庙坐落于建水古城内临安路,其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约五百年历史,是古临安府著名的“七寺八庙”之一。亦为滇东南著名的道教宫观。</p><p class="ql-block">建水天君庙占地面积广阔,古建筑规模宏大且保存较完整,是建水民众举办宗教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亦为全国游客参观、学习的休闲胜地。</p><p class="ql-block">这是天君庙的大门,一座美轮美奂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现存于建水(明清时期为临安府所在地)城内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为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即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区的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考棚坐北朝南,面宽40余米,纵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校士馆,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学政公署。现存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参加考试的学子</p> <p class="ql-block">挥毫泼墨锦绣文章,指点江山荣登首榜。</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前;击鼓鸣冤。越诉笞五十,诬告加三等。</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位于云南建水古城核心区域、毗邻建水文庙,是明清两代的“府”级官署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经明、清两代8次增修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的可考历史。临安府署既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文官下轿</p> <p class="ql-block">武将下马</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2001年6月25日,建水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牌坊。</p> <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说的是儒家文化 。在建水文庙的八坊之中有一位处半月形唇台中心的“洙泗渊源”坊(背面刻有“万世宗师”),“洙泗”指的是孔子 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 ”,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寓意就是指儒家学说源远流长。这座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截至2021年查询,它高9米,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占地180平方米。(该数据来自2016年统计)。它雕有巨大的龙、麟、狮、象,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万世宗师牌坊。</p> <p class="ql-block">斯文在兹。</p> <p class="ql-block">与建水朝阳门相对的城门?</p><p class="ql-block">是建水的西门,叫“清远门”,也称“挹爽楼”。《续修建水县志》曰:“挹爽楼,即西城楼,眼界少亚朝阳楼,但亦有西来爽气之慨。”“清远”和“挹爽”的取名意境,就是清远怡然,清净爽朗,醉心于本真的自然之趣,表现了古人旷达的文化胸襟!</p> <p class="ql-block">云南南部小城建水,古称临安,是云南省最早通火车的几个城市之一。铁路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经济繁荣,更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水有座小火车站,叫做临安站,至今已接近百年历史,是云南最美的火车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临安站是个碧石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个碧石铁路与1918年开工建设,并于1928年正式建成运营,这座临安站也是1928年建成的,比我国大多数的火车站都要早得多。个碧石铁路开通以后,连接滇越铁路,滇南的交通更为便利。</p> <p class="ql-block">从临安站到团山站全程大约13公里,沿途经过几个旅游景点。乘坐小火车游览建水也是很有特色的体验。小火车在乡会桥站、双龙桥站都会停留30分钟,在团山站停留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双龙桥桥长25.7米,桥高和桥宽均为8.6米,桥基高5.3米。双龙桥为单孔桥,径跨达13.5米。整座桥的桥梁是由6根直径约60厘米,长及25.7米的大木柱构成。桥面铺木板,竖起木柱,盖着瓦顶,构成一条空中长廊。2006年5月25日,双龙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乡会桥站,位于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建于1936年,隶属于昆明铁路局管辖。</p> <p class="ql-block">这条旅游专线,火车车厢还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宛如几十年前,让人产生穿越的感觉。火车的速度也不快,更适合慢慢的观光。</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的终点站团山村,也是建水一处旅游景点。团山村是个古村,村中有不少当地特色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团山村是张姓聚居地,明朝时从江西迁到云南,后来经商成功,出巨资支持修建个碧石铁路,因此这条铁路在团山村设了一个站。</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村庄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面临肥沃的西庄坝子、泸江河、个碧石铁路、鸡石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村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2002年全村227户,854人,张姓占608人。</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牌楼。</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蔡锷入主云南,听闻张和之名,如雷贯耳,遂招而见之,询问的一切问题,张和都能答得很好,令蔡锷非常满意。于是嘉奖张和为“个旧国民军第四营管带兼稽查员”(少将),并授“将军第”匾额挂于张府门上,这就是张和老家被称为“将军第”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张家花园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占地面积4777平方米,由一组一进院,一组二进院、花园祠堂和碉堡组合而成,计有大小天井21个,房屋119间。前院是花厅,院内铺青石板,置花台、青石水缸和花木,中院为家眷生活起居的主房,后院是长辈生活起居的正房。花园祠堂在大门左边,庭院宽敞,中间有水池,祠堂坐落在十几级石阶的高台上,庄严典雅。</p> <p class="ql-block">皇恩府光绪末年始建,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二进院落,两大天井,6小天井,6个过道和房舍37件。因房屋修建者幼年丧父,其母抚孤成人,被光绪皇帝封为安人,准建立“节孝坊”并赐“皇恩旌表”匾悬于大门之上,于是为院落起名“皇恩府”。现院子由兄弟分家化为前后两家,后院现对外接待住宿。</p> <p class="ql-block">大乘寺,也叫大成寺,位于建水县团山寨西南。寺前有一圆形大古井,井水清甜,从未枯竭。寺庙建于清光绪和同治年间。大成寺算是我近十年游遍百所寺庙里最为衰败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20间。因先祖曾有儒士身份和司马官衔,故名司马第,为团山惟一不属张姓的典型外姓民居建筑。房屋布局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二进院落,院内雕刀功细腻,手法老到,反映出屋主的文化修养和民间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营长府。</p> <p class="ql-block">秀才府始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竣工,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房屋由一组二进院落和左右侧院组合而成,计有大小天井13个,房屋50余间。秀才府的布局装饰不同凡响,极有文化意味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城中心临安路东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朝阳楼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层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五开间,三进间,为三重檐歌山顶。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1700千克。朝阳楼用4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2006年5月25日,朝阳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上武器和钟。</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街是一条正经的紫陶文化商业街,它讲述建水的紫陶历史,售卖各类紫陶器具,而到了夜晚,这里如同潘多拉的魔盒,霓虹初上,一家家路边小摊便陆续营业,直到夜幕降临紫陶街也变换了成光怪陆离的璀璨集市。</p> <p class="ql-block">建水的夜晚很喜欢彩灯的点缀,搭配建水复古的老建筑,仿佛时空穿越来到明清闹市,为那个有宵禁的夜晚弥补了没有夜市参与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走进夜晚的紫陶街,这里人声鼎沸,小吃摊遍布整条街区,从地道的建水草芽米线、烧豆腐到各类网红创意的甜点、奶茶,又到当季上市的新鲜水果……紫陶街夜市的烟火味,吸引了本地人与游客纷至沓来,小小的街区远比古城更加热闹。</p> <p class="ql-block">晩上入住如家建水古城迎恩路店。</p> <p class="ql-block">23日(10:30~14:00)从建水乘大巴到元阳新街镇,下午游坝达,多依树两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p> <p class="ql-block">坝达梯田位于云南元阳新街镇南16公里,是观赏日落、梯田、云海及哈尼村寨风光的著名景点。坝达梯田面积大、线条美、立体感强,梯田地势陡峻,大气磅礴,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它从海拨800米的麻栗寨河沿山而上,山岭相连,交错贯通,一直伸延到2000多米海拨高度,以梯田的田埂为计算单位,有3500多级。</p> <p class="ql-block">到坝达景区已快15:00点了,坝达景区适合看日落。今天天公不做美,没有太阳,等了1个多时间,几次太阳露点脸就回去了,看来晚上看日落好象不行了。所以不等了,搭车去多依树景区。</p> <p class="ql-block">赶到多依树找了个酒店(云稻饭店),条件还可以,讲价160元/天。</p> <p class="ql-block">多依树梯田景区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距老县城(新街镇)23千米,地处海拔1900米,是观赏、拍摄云海梯田、日出及山寨的最佳景区。</p> <p class="ql-block">入住后稍事休息就去景区拍照,还是没太阳。</p> <p class="ql-block">24日早7:00时去景区看日出,天气不是特别好日出的地方有云层,等了会太阳出来后在云彩后面露了一会脸,就是这个意思了,算是日出吧,但对梯田景色好象没什么影响。</p> <p class="ql-block">饭后又来景区,太阳已很高了,但是逆光拍出照片效果不好。就是这个意思啦,等车去箐囗村景区。</p> <p class="ql-block">箐口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南部,在省道晋思线上,东隔麻栗寨河,西邻黄草岭村,南与胜村乡全福庄接壤,北接土戈寨村,距元阳县城南沙37公里,老县城新街7公里;全村最低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1650米;年平均气温16度,最高气温33度,最低气温-1度;土壤以黄色赤红壤和黄壤为主,但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耕地土壤有机含量少,土层瘠薄,农作物产量低,农业以传统水稻为主,随着哈尼文化旅游热的升温,旅游业逐渐成为箐口村支柱产业。</p> <p class="ql-block">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箐口村地处红河哈尼梯田旅游核心区,具有哈尼山寨典型的山林—小溪—村寨—梯田“四素同构”景观。村寨树林异常茂密,鸟啼蝉鸣,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气息。民俗村集中体现哈尼梯田文化的共性即森林、村庄、梯田和江河四度同构的特征,所以又被称为哈尼族四度同构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元阳箐口村是单一哈尼族聚居村寨,随着哈尼文化旅游热的升温,一个民居建筑古朴静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极具哈尼民族特色的新农村脱颖而出,成为元阳哈尼梯田、云海景观中的亮点之一,旅游业逐渐成为箐口村支柱产业。2014年,箐口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下午13:00时乘客车先到南沙,换车去蒙自。</p><p class="ql-block">4月2日整理于西双版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