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课程起源:</b></p><p class="ql-block"> 美工区域收集了很多的废旧纸筒,有一天,早餐后,老师让孩子们抱椅子,到楼道走廊休息。凯凯小朋友比较急,不小心将纸简撒落地上,有的纸筒直直的往前滚动,很多小朋友扑到前面想要帮忙捡起来,孩子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老师,老师,为什么纸筒会滚起来呢?朱佳颖小朋友高声问道。看着孩子们对纸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想法,这不就是一次让孩子们观察,探讨各种滚动的物品机会吗?</p> 轱辘轱辘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在开展前期,我们让孩子们提前对轱辘轱辘进行了大调查,调查表中孩子们对轱辘轱辘提出了各种问题和疑惑,例如:什么是轱辘轱辘滚起来?哪些东西可以轱辘轱辘滚起来呢?</p> 轱辘的秘密我探索 轮子有什么作用呢?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思考:由一个简单的纸筒推到小事件,引发幼儿思考,在玩一玩、探一探的过程中诉说自己的所知所想。作为老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经验想法来代替孩子们的想法。通过最初的讨论和家长初步了解了解轱辘轱辘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支持幼儿活动的发展,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设计和实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问题进行展开!</p> <p class="ql-block"> 轮子会滚,还有什么可以滚?</p> <p class="ql-block">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思考:所有的活动开展要基于孩子们的兴趣。但是,班级老师也要进行“事先考察”,丰富自身对滚起来的认识,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操作探索,从而预测孩子们对滚动的兴趣,以便预设主题活动内容。在美术的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从实物的变化到思维感知,更深入的去发掘滚动的秘密。</p> 寻一寻 玩一玩 画一画 <p class="ql-block"> 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对圆有了深层次的感知,并能根据自己的感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玩身体之乐,我们的身体也是圆的,它能滚吗?老师示范后发现身体也是可以滚动的,在讲解玩动作要领后,孩子问雀雀欲试,玩的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车子有一定的认识后,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汽车,提供展台让孩子介绍自己的亲子作品,宝贝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以发现!</p> <p class="ql-block"> 在“轱辘轱辘滚起来“班本课程中孩子们因好奇进入了圆形世界,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幼儿在游戏和材料的互相作用下来获取经验,成为生活和游戏的主人。我们的课程在收尾之时,孩子仍然意犹未尽,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脚步,继续在生活中探知圆的奥秘,在圆圆的世界中遨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