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台前幕后

依石听涛

威远古楼遗址是唐宋年间泉州州署古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城楼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十七年前威远古楼刚重建,“泉州”市区唯一一处“新广场”,当时我市文化戏剧界热心人士就利用这块“新广场”办起了全市戏剧“权威戏宴”,将闽南各剧团汇聚惠民公演,从此形成了每年夏令须办南戏嘉年华大“戏宴”,使泉州这“戏窝”村多了一处老百姓能品尝到本土“大厨”艺术家烹饪一道道“原乡正味”的好料“精神大餐”。 今年是我市“十三五”发展头年,正遇全国人民喜迎建党九十五周年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末年之际,“威远楼之夏”这场好料“戏宴”正围绕着建设“五个泉州”,营造美丽泉州、和谐泉州为主料,精心烹饪一道道可口香甜土味十足好料“戏宴”奉献给百姓品尝这地道“精神大餐”。 说到一年一届“精神大餐”,今年的菜谱能奉给百姓们首道好料是俺厝:“五朵金花”大荟萃——梨园、高甲、木偶、南音和闽南歌舞,延续了历届“威远楼之夏”的“戏宴”特色招牌菜,凸出闽南泉州“戏窝”村那丰富戏剧文化底蕴家宝,以体现弘扬、传承、普及闽南戏剧文化为主料,给喜爱品尝“原乡土味”的百姓戏迷们找回“乡愁”记忆和美的享受。二道好料:“闽南艺馨”大拼料——汇集了原创闽南语演唱、闽南四句、古楼讲古、汉服旗袍秀等等具有传统民俗综艺菜道,让百姓们夏令在威远楼下品尝可口清爽、鲜活原汁“乡土”闽南味。第三道好料是今年“威远楼之夏”最精彩、最喜庆“戏宴”主“餐”;今年正逢建党九十五周年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好日子,为让百姓们重温光荣革命历程和伟大革命成就,缅怀革命先烈伟大精神。此届“威远楼之夏”精心安排了几场以讴歌伟大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胜利经典故事题材的影片和歌曲为内容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歌曲文艺晚会和优秀经典电影展映周。以树立百姓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珍惜今天的美好社会生活,营造创造“五个泉州”幸福环境。 二十七届的古楼“戏宴”经几代新老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已铸成了泉州具有接地气、百姓最喜爱“夏令精神大餐”。为让这场“精神大餐”办的更特色、更贴近百姓生活,我们诚恳邀约有更多热心于奉献的戏剧文化工作者加盟烹饪“精神大餐”行列,更喜欢有更多热爱本土戏剧的百姓戏迷们奉场品尝,有着这两者,深信威远古楼每年一届的“精神大餐”嘉年华“戏宴”才能持续烹调适宜老百姓日新月异的口味“好料戏宴”。(转自微信公众号:泉州威远楼) 这组图片是泉港大众高甲戏团表演《藏凤山》的戏里戏外、台前幕后~ 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广场已经来了不少观众,很多老人家是自带椅子早早占好了观看最佳位置~ 此时的幕后,演员们也开始忙碌着化妆及穿戴表演服~ 19:30演出准时开始 观众们聚精会神看戏~ 随着演出进行,观众越来越多~ 演员利用短短停歇时间进行补妆,时不时也简短交流,放松心情~ 观众也逐渐入戏,台前的各种表情也丰富起来了~ 虽然演出十分精彩,但还是有观众抵挡不住叶公的诱惑,在演出进行一半时已进入梦乡~ 一台戏离不开幕后演奏人员的辛苦~ 除了老年观众,高甲戏还吸引了不少小观众,传承的前提需要一定的熏陶~ 正当戏里戏外都如痴如醉,天公不作美,突发下起了阵雨,带伞的观众继续静心看戏~ 演出进入尾声,雨一直下,此时雨中的威远楼更显得格外美! 最后两张照片是在逃离大雨中手机拍摄,有些跑焦了,没带伞的我成了落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