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Day 3 最后一站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b></p><p class="ql-block">今天小编带领着大家来到研学的最后一站,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什么选择在这里结束我们的行程?大家可以想一想第一天我们去了哪里,对,橘子洲头,在那里,你们最难忘的是青年毛泽东的巨大雕像,很多同学为了能把自己和雕像都拍进去,尝试了各种办法,今天我们来到一师,它可是毛泽东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这座位于长沙湘江东岸的,有着千年学府之称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913年开始,毛泽东就在此求学、工作度过了八个春秋,完成了一个青年学生向职业革命家的转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前身是南宋时期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伟人风范,也让自己立下青年之志向(接下来的专题讲座,认真聆听,必有收获)。毛泽东求学期间留下来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他每日进行冷水浴。这些故事依旧被后人津津乐道。他是一直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文明其精神,更要野蛮其体魄,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非常热爱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临终前的岁月,他一直住在中南海的游泳池边,可见他一生都在诠释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p> <p class="ql-block">今天小编带大家体验一下毛氏“六段运动”,学会之后,回家也要记得练习,还可以教给家人朋友。</p><p class="ql-block">毕业后,毛泽东担任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事,身处动荡变化的中国,他与师友讨论时局,创办《湘江评论》,主办工人夜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湖南自治运动。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样让毛泽东彻底的放弃了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幻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的一师众星云集,培养了毛泽东还培养了何叔衡、蔡和森、田汉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一些特质,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敢于斗争的担当精神,以及救国救民的献身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母校题写校名和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听到这些故事后,是不是觉得不虚此行,有很多感触想要表达,呼之欲出。毛泽东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在那个年代,一般是用毛笔写,而且当时的条件非常恶劣,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灯,毛泽东经常在一闪一闪的煤油灯下挥笔成篇。一般他都是先打好腹稿,再拿起毛笔一气呵成。今天的分享,你打好腹稿了吗?</p> <p class="ql-block">看到同学们不舍的眼神,小编也很想留住你们,但是终究是要再见。再见,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当你了解这座城市之后,你会爱上它,欢迎你们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