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润心田 一起共成长——文昌市第三学区2023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橙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加强文昌市第三学区各学校小学道法教师深入学习2022版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小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2023年3月28日,文昌市第三学区道德与法治课堂评比活动在文昌市第三小学笃行楼报告厅举行。</p><p class="ql-block"><br></p> 部署工作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清华附中文昌学校郑景辉老师、第五小学杨再亮老师、第三小学韩颜璐老师、龙楼中心小学符国拔老师、东郊中心小学王业文老师、华侨农场小学陈丽秀老师。开幕式上邢增燕教导先致欢迎辞,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主持人林青云老师的宣布下,活动开始了。</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第三小学张晓敏老师执教四年级道法《我们当地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以红鸡蛋为话题引出课题,重点设置了三个活动环节来激发学生投入身边风俗的学习和探究的的热情,一是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讲解剃胎发、抓周等风俗习惯引出与学生成长有关的习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对身边习俗进行了解,让孩子了解出生、满月、周岁时丰富的风俗礼仪中蕴含着的美好祝福和爱幼的传统美德。二是通过儿歌激趣,让学生了解12生肖的来历及相关的风俗,在图文欣赏中认识12生肖独特的文化。三是现场送祝福,让孩子通过现场连线家人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尊敬之情,还通过身边榜样的黄浩轩同学帮助老人的事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龙楼中心小学陈妹雅老师执教三年级道法《光荣的少先队》习近平读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这节课为了让学生对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以及接班人的身份有更深的认识。先让学生重温了入队仪式,通过唱队歌和重新学习红领巾的系法以及入队宣誓等活动,激发学生加入少先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接着通过对少先队队旗和红领巾特殊含义等知识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然后通过任务单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身边榜样的事迹,思考和理解如何为红领巾添光彩,反思自己来进行提升;最后通过习近平爷爷的嘱托和号召来帮助学生初步明白党和国家时刻爱着我们少年儿童,很好的落实了自己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东郊中心小学陈巧夏老师执教一年级道法《让我自己来整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以玩偶米菲为切入点来与孩子们交流,给这节课营造了一种既轻松又愉悦的氛围,从了解米菲是怎样爱护和整理它的学习用品的方式来给学生一个正面的引导。用课件展示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自主探究,对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进行分类,老师还设置学习任务单上那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接着通过男女比赛的方式进行分类训练,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有序的进行分类、整理的能力。最后通过黄金整理的成果秀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很好的促进其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王晓倩老师执教三年级道法《“119”的警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这堂课通过闯关的形式去学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报警方式,学会在进行消防报警时要尽量把地址说清楚,如果不记得确切的地址可以在接线员的帮助下来完成。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自救自护,王老师通过学生生活中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很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救自护,最后让学生将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在巩固自身所学的知识的同时,还带动身边人提高自己的自救自护意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第五小学林歆歆老师执教三年级道法《父母有多爱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多爱我》的课堂中,林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创编的手指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将学生引入自己温暖的家,消退了学生课前紧张的学习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林老师以</span>爱为主线串起整堂课,通过发现默默的爱、爱的疑惑、爱的表达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理解来感恩父母。安排学生认真观看图图爸爸、妈妈的一天,并有规律的表达出来,从所知的生活日常入手,将生活中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引入到课堂,深入浅出,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和表达对父母的爱。</p><p class="ql-block"><br></p> 指导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导老师:韩颜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这堂课教态端庄、语言亲切、环节流畅,设计新颖巧妙、内容充实。张老师利用好身边的本土资源,注重新课标的理念,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板块的整合,注重主题学习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设计儿童化,重视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培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出发,做到了以生为本,激发了学生投入身边风俗的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中去,也了解了家乡身边尊老爱幼的文化风俗,以及这些风俗所蕴含的传承的传统美德,同时巧设课堂评价单,坚持学生有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课堂有了量化的评价,在情景和评价的框架下,从学生的生活风俗中递进的开展教学,以学、教、评一致的深度对话课堂,来促进我们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张老师的环节设计合理,适合学生思考,把课堂开放成了一个活的、会动的有情感参与的世界,也凸显了我们道法课堂的开放性,实施的活动性,让学生个性展示,灵性飞扬。这样子的教学落实了道法中新课标学段目标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政治认同、道德素养,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导老师:郑海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这堂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强调学习活动的实际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的课堂,还通过问题引导小组的合作探究讨论,榜样的引领、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式来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好好的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陈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有了思索,有了体验,有了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学生树立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落实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导老师:王燕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有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第四条,提出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友爱的生活中的第二条关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家务,尽自己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活,来设置课程目标。这节课上陈老师主要把重点设在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的方法培养,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整理习惯,从而学会自主自立的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不易,能在生活中主动地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男女生比赛环节中主要的设计意图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要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有序的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能力,在这些活动进行中,陈老师通过小组评价来进行男生和女生的课堂调控,这样的调控很有有效性,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中去。在最后一个板块的黄金整理成果秀环节中,有效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养成从小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意思,这个活动让家校双方能够加强共同合作,对养成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其健康生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导老师:郑景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记心上的内容,课程经过多次的调整,最后设置以学生最喜欢的闯关方式去设置任务单让学生在闯关的形势下去学习,通过三个关卡让学生明白正确的报警方式,学会在火灾发生时有自救自护的能力,还引入了身边具体的案例,在案例中让学生学会自救自护这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导老师:林春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老师在《父母多爱我》的课堂中,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教给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整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好,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百善孝为先,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的哺育之恩,并以爱为主线串起整堂课,通过发现默默的爱、爱的疑惑、爱的表达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理解来感恩父母。林老师还设计了观看图图爸爸、妈妈的一天,并有规律地表达出来的活动,从所知的日常生活入手,让新课生活化, 再将生活中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引入到课堂,深入浅出,使感恩这一抽象的问题详细化,简单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以下是我对于整堂课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课前老师给学生发一张写好时间点的表格,让学生根据时间来观看图图爸爸、妈妈的一天并在表格上进行标注,这样能让孩子们更有规律的叙述父母的一天,体会他们的劳碌和辛苦;二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在表达爱的时候强调一下活动规则,这样课堂会进行的更加顺畅。从整体上看,林老师整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课堂的效果不错,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获奖名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等奖:文昌市龙楼中心小学 陈妹雅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等奖:文昌市第三小学 张晓敏老师;文昌市第五小学 林歆歆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等奖:清华附中文昌学校 王晓倩老师;文昌市东郊中心小学 陈巧夏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希望我们文昌市第三学区的道法教师在学习了同伴们的优秀作品后,也能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享受教学!</p><p class="ql-block">编辑:梁钧岑</p><p class="ql-block">审核:韩颜璐</p>

学生

文昌市

课堂

老师

学习

指导老师

小学

父母

通过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