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一)作者:徐龙强</p><p class="ql-block">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当失去了学习目标,不知道为啥还要继续学习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人生取向已被锁定,未来命运框定在格子里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当学或不学已完全一样,似已不存在什么区别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在校学习,便如同醉酒后失忆,出现了短暂的自我迷失!</p><p class="ql-block">在中学毕业前临近下乡的那个时段,我就处于这样一种境遇。</p><p class="ql-block">要上的课,要学的课程,要考的试,已不那么重要,甚至产生些许的厌倦。从小学到中学九年一贯制,实则十一年的学业即将结束,不论你是“茄子”还是“土豆”、“黄瓜”还是“西红柿”,出路都只有一条:“上山下乡”。</p><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让多少有志青年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历史性革命征程。</p><p class="ql-block">“下乡”!1968年既已开始的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延续至1974年已逾6年,却仍无时无刻不在躁动着每个应届毕业学生的心。虽然一时还搞不清楚下乡后能“作为”什么?但是,青春,让一个个跃动的年轻心灵禁不住冉冉升腾起激情。</p> <p class="ql-block">“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年有志青年的崇高志向和心底的呼声;</p><p class="ql-block">“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争取两年后去当兵,做工农兵大学生,或者是招工返城。”这又是当年多少知青藏在心底的梦;</p><p class="ql-block">“经过两年的农村洗礼,走过人生的一段历程,返城做一名为国家深山探宝的光荣地质勘探队员。”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地质队子女知青的祈愿与心声。</p><p class="ql-block">因为已别无选择,所以,无形中更期盼着早点儿毕业,早点儿开启新的人生旅程。</p><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门课程考试完毕的时候,教室炸了锅,书本瞬间扔上了天,是庆祝?是解脱?还是一种释放?或许兼而有之,更多的是同学们从学校即将进入</p> <p class="ql-block">“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年有志青年的崇高志向和心底的呼声;</p><p class="ql-block">“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争取两年后去当兵,做工农兵大学生,或者是招工返城。”这又是当年多少知青藏在心底的梦;</p><p class="ql-block">“经过两年的农村洗礼,走过人生的一段历程,返城做一名为国家深山探宝的光荣地质勘探队员。”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地质队子女知青的祈愿与心声。</p><p class="ql-block">因为已别无选择,所以,无形中更期盼着早点儿毕业,早点儿开启新的人生旅程。</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门课程考试完毕的时候,教室炸了锅,书本瞬间扔上了天,是庆祝?是解脱?还是一种释放?或许兼而有之,更多的是同学们从学校即将进入社会大课堂的真情流淌。</p><p class="ql-block">当我扔掉了书包,第一次如此轻松地走向学校大门时,校门左侧教室房山墙上的黑板报,上面醒目的“知识青年的必由之路”大标题再次映入眼帘。这是我中学时期完成的最后一篇自命题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作为范文宣读后,摘录在学校墙报上。</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明天”,我将踏上这条必由之路,开启新的人生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