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武汉】走进湖北省博物馆,与历史相遇

天马行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那么去它的博物馆参观,是最为便捷、快速的办法,来到武汉,怎么可能不去湖北省博物馆转一转呢?早听说在物馆内藏有好多镇国之宝,走进湖北博物馆,参观这里的宝藏,一直是我心中一个未了的情结。虽然来汉多次,但终因琐事缠身,未能前往观赏。今年3月19日下午,我们一家人终于有时间来到这里,见到了藏在博物馆内的奇珍异宝,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使学过的书本知识在这里得以印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形成了三大系列:屈家岭、石家河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文物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系列,梁庄王墓、郢靖王墓、武当文物为代表的明代精品文物系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博物馆的建筑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在湖北博物馆内,无论是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还是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具有世界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这里才知道,原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除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四大“镇馆之宝”外,又新晋了其它六件“镇馆之宝“,分别是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和崇阳铜鼓,真是不来不知道,只有实地游览,才有新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博物馆,发现新大陆,带着对历史文物的神秘感和仰慕之心,做一次心灵对话,探索这十大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感受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曾侯乙编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互相倾轧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一个群贤毕集的时代,有一个人,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那个时代罕有的瑰宝,堪称惊世之作,他就是曾侯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侯乙编钟,“曾”是指国名,历史上记载为“随”国“侯”即为王侯、国君“乙”是人名“曾侯乙编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曾”国,名叫“乙”的国君的编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其中一件镈钟为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其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转到后面,近距离发现在六十五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体积之大令人惊艳。楚王酓章镈钟,通高92.5厘米,钮高26厘米,重134.8公斤。镈钟钲间镌刻有31字的铭文“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时用享”。楚惠王熊章56年(公元前433年),楚王以此镈钟送给曾侯乙,可证当时楚国与曾国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镈钟,青铜制,其特点是环钮、平口、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形制如编钟,只是口缘平,器形巨大,有钮、可特悬(单独悬挂)在钟悬上,又称‘特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少次行走在武汉东湖绿道上,有好多这样的石头墩子静静地守望在那里,总觉得有一段故事。当我看到曾候乙编钟的一刹那间,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在武汉东湖绿道上,已把编钟植入广告标志中,凡是在绿道行走的人,一定会看到这些石头墩子,上面写着“东湖”二字,也许不被人太多的深究,但是它的出现,为曾候乙编钟注入了新的魅力,它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历史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越王勾践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王勾践剑被展览位于南主南主馆二层中部,分为“越国春秋”,“惊世发现”,“剑中王者”三个单元,以越国的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越王勾践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这里观看的人排着长队,入内更是围得水泄不通,宝剑陈列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面,能拍到几张满意的图片确实很难。这里有工作人员在维护秩序,限制游客开闪光灯,拍完马上离开。为了对这件出土文物有一个更多的了解,我首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墙上有关宝剑内容的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直在流传,然而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内的越王勾践剑,却不是大多数人有机会看到的,带着久已仰慕的心情,终于来到这里,近距离看到这把千年不锈,历经2400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的旷世宝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王勾践剑,是一件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器,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剑。谁也不曾想到它居然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兵利器,即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位于棺内人骨架左侧,剑身插在黑漆木胎的剑鞘之内,保存完好,其墓主为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悼固,而剑身的八字铭文显示它的主人是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剑是国宝级文物,不仅集中体现了春秋晚期吴越地区高超的铸剑技术,也是当时楚越关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把剑在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其剑刃薄而锋利,经测试它能够一次轻松地划开20张白纸。越王勾践剑因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仍纹饰清晰,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把令人炫目的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寒光。剑身上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距离拍摄宝剑的局部,才发现在这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的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据了解,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现场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用剑”。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学者们的意向趋于一致,公认剑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在古越语里,鸠浅和勾践发音相同,所以是通假字。)译为:越国国王勾践,亲自督造制作并自己使用的剑。勾践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脍炙人口的成语“卧薪尝胆”说的就是他败而不馁、励精图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勾践剑的出土,令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但是古代的越国在今天的浙江一带,那么越王勾践的宝剑,又怎么会出现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之中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这个问题,考古学家们有好几种猜测,在《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节目中,专家介绍,有两种说法:一种叫做“嫁妆说”,指的是勾践把他的女儿嫁给楚昭王作为姬,这把剑就作为嫁妆随带过去,所以它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可能又把剑赠给了一个贵族,最后作为随葬品下墓;另一种说法是“战利品说”,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楚国曾经进攻过越国,取得了胜利,于是这把剑被带回了楚国,作为了贵族的随葬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最准确的答案是什么,到现在也无法定论,我们作为游客看过便罢,来这里的人我想也没在意这个问题,也许再往后的考古学家们会有更完美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元青花四爱图梅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元青花”,指的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始于唐朝,成熟于元朝。元朝时期所生产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而享誉世界,又因为存世稀少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通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这件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瓶身的肩部饰有凤穿牡丹图,腹部四个菱形开窗内描绘了四个故事: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足部绘一圈仰覆莲纹,以卷草纹和锦带纹间隔三层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器物整体制作精美,优雅精致,出土时位于王妃棺木脚端棺床下方。青花瓷是我国古瓷中极富特色的品种,它是一种釉下彩瓷器。因釉下的钴料经高温烧制后呈现蓝色。元青花使用的是进口钴料“苏麻离青”,故色彩青翠艳丽,给人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郧县人头骨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和1990年,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分别发现和出土了两具震撼世界的距今约100万年的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著名的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称为“国宝”,并依据古人类命名的规则,命名为“郧县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具头骨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其面部特征与中国和亚洲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致。经专家研究、鉴定后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认为,“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引起世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曾候乙尊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侯乙尊盘,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尊的口沿是多层套合的镂空附饰,远看像云朵,实际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镂空的龙蛇装饰,尊的腹部和圈足满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整个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和尊一样的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抠手下有八条镂空的夔龙。盘足为四条圆雕的双身龙,龙口咬住盘的口沿,造型别致。整个盘体装饰龙56条、蟠螭48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认为,曾侯乙尊盘鬼斧神工的工艺,堪称2400余年前的高精密制造,当之无愧是中国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云梦睡虎地秦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后的法律文献,是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秦律涉及农业生产、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职掌、少数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秦法已经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律对汉代以及其后的中国传统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睡虎地秦简中有一篇《为吏之道》,论述了官员的行为准则,要求官员忠于君主、清廉公正、严格执法、勤政爱民,不可骄傲犯上、独断专行、贪财好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虎座鸟架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座鸟架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该器物通高约136cm,宽134cm,两只背向踞坐的卧虎四肢屈伏于六蛇缠绕的长方形底座上,虎背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悬于凤冠之下,两只小虎后足蹬踏凤鸟背脊,前足上托鼓框。该器物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是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贵族车马出行的场景。画中用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b>点开动图查看更精彩画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画师别具匠心地用五棵随风摇曳的柳树,将画面巧妙地分隔成五个画段,强化了故事情节。第一和第二画段表现的是出行场面,在画卷的第三段只画了一只狗和一只猪,它们跃身急奔的神态为整幅画卷增添了生机,第四段和第五段表现的是迎宾场景。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点开下方动图看更精彩绽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石家河玉人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器的发展达到高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玉文化。专家认为,这件玉人像展现了高超的琢玉技艺,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崇阳铜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崇阳铜鼓,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径39.5厘米,重42.5公斤,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鼓身横铸于长方形鼓座上,上部有弧凹形冠。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据考证,这面铜鼓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同时也是仅存于世的两面商代饕餮纹铜鼓中的一面,另一面早年流失于日本,现藏于京都泉屋博古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了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古人居然能制造出让我意想不到的精美文物,令人惊艳,感慨先人的智慧和技术,十大“镇馆之宝”,不仅类型丰富、器物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充分体现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特色,博物馆藏宝不止眼前看到的这些,更多的魅力在于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发现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