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十里春风,遇最美诗情——市中区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

市中区小学语文

<p class="ql-block">  小桃灼灼,春满校园。2023年3月30日上午,市中区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在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举行,并通过点点云校线上同步直播。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国红老师,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王煦校长、孟祥梅副校长,以及各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参与活动,在诗词研讨中,邂逅十里春风,遇见最美古诗。</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经纶小学小学王真老师主持,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曹亚文老师和吴霞老师展示课例;第二部分,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周雅芝主任进行关于中段古诗词教学整合策略的分享;第三部分,教研员朱老师引领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聚焦课堂时效,整合教学见真章</b></p> <p class="ql-block">  经纶小学曹亚文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整堂课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借助整合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按照朗读——圈画习俗——想象情景——诵读的方式学习了三首古诗。通过借助注释、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了诗意,借助情景体会情感,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推动。整节课遵循了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课堂生动而有实效。</p> <p class="ql-block">  经纶小学吴霞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三首古诗都按照“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抓关键字、借助背景资料,体会情感——诵读——拓展”的整合路径进行学习。课上借助注释、拓展资料、相关背景资料,通过抓关键字(词)的方法理解诗人所寄托的精神品格,再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助推情感体会,最后进行同类诗的拓展和比较,发现异同,升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整堂课有新知又联系旧知,学生理解了古诗所表达的伟大品格,又在古诗学习资源的整合中拓展了思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研讨推进提升,共探古诗教学新路径</b></p> <p class="ql-block">  随后,周雅芝主任以“拾零为整,合而有为”为主题,进行了学校关于中段古诗词教学整合策略研究的汇报。中段教研组通过调研,聚焦教师教学古诗词的教情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情,进行了古诗词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诗人、人文主题、题材、意象、语言特色、情感基调、表现手法等多方面梳理了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中的115首古诗词,整理出了以诗人、题材、意象为主线的整合策略,并通过一系列整合实践活动,力求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中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观摩、交流、学习、提升,在两节课例展示后,泉秀学校小学部李传芳老师和泉景中学小学部刘志强老师分享了精彩的听课收获及感悟。他们指出以整合为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聚焦单元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创设古诗教学的情境,设计教学路径,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p> <p class="ql-block">  最后,市中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国红老师结合两节课例与汇报进行点评,就古诗词整合教学进行了高位的引领与指导。朱老师指出,运用整合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关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与学习路径的整合。通过对比拓展阅读,整合学习资源;聚焦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清晰呈现教学过程,整合学习路径;教学过程由教、扶、放到迁移运用,整合学习方式。同时,要加强同一主题古诗任务群的学习,根据教情和学情,创生更多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获取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古诗词里,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浪漫诗情,它们穿越古今,淬炼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操。人生自有诗意,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的教学,是传统文化的绵延与赓续,传诵经典,展露风华,在古诗词的教学探索之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p>

古诗词

教学

整合

语文

古诗

小学

经纶

市中区

学习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