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细雨、柳梢轻柔、春光明媚。逸夫小学音乐教师们于3月24—26日至南京市参加33届全国小学音乐课观摩研讨活动。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学习更新了教学理念,听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国家级名师工作室团队研磨的音乐示范课,深深感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在罗欢老师的《杨柳青》一课中,<span style="color:rgb(1, 1, 1);">教师演唱、情境渲染。在律动中学生用筷子打击出x x|x o| </span><u style="color:rgb(1, 1, 1);">xx</u><span style="color:rgb(1, 1, 1);"> x|等节奏感受乐曲情绪变化的同时进入课堂。教师与学生合作“嗬嗬以嗬嗬”模仿大山里回声的感觉,带领学生进入山水相连的江苏美景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教学中教师运用方言、利</span>用碟子打节奏,<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师生合作朗诵:早晨(cen)而不是(晨chen) 露水(sui) (而不是水shui)实在(si)(而不是实shi)……了解江苏方言(和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的不同)具有软、糯、甜、美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span>学唱中教师梳理旋律结构并利用了黄、蓝、红的色块,教师范唱与学生自主旋律学唱相结合、师生接唱等方法,用对比身体律动等方式处理长句,用不同力度演唱出三处“杨柳叶子”最后回归方言,学生完整演唱。</p><p class="ql-block"> 在走进扬州的环节中,教师以优美的声音,优秀的专业素养化身女主播,通过视频讲解让学生观看、了解江苏的风土人情。在知识拓展中,教师播放祖国南北两地的《杨柳青》对比,学生再次聆听了山西的《杨柳青》,并分三个组(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进行讨论展示,学生热情高涨。最后在感受歌曲美好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听民歌、唱民歌,还要传承民歌。</p> <p class="ql-block"> 沈逸媛执教的《牧场上的家》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1、在固定音行学唱中,学生用odaladala模唱教师用尤克里里弹出旋律,根据图谱以及柯尔文手势的提示,学生运用音砖木琴、教师用尤克里里,师生合作。学生在音砖木琴以及尤克里里的伴奏中演唱固定音型,教师哼唱《牧场我的家》旋律,进行二声部合作。</p> <p class="ql-block">2、 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描绘旋律线(如:下图) 并关注乐句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第2、4乐句相同,第1乐句与2、4句相似,第1乐句旋律在结尾处先上行,第2、4乐句是先下行、师生接唱,学生演唱完全相同的部分,把握基本音准。根据乐句下行联想成“内心深处对辽阔天空的思念之情”,唱准旋律的不同之处。结合音乐力度变化,作曲家用流畅悠长的旋律想要表达对家,对牧场的热爱与怀念。学生思考通过怎样力度变化感受个性化的力度变化对歌曲情感表达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最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绎歌曲从图到音,提升了学生的读谱能力。</p> <p class="ql-block">3、 在总结凝练,听辨检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节拍,回顾三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带领学生学习三拍子指挥图示,并进行边唱边挥的练习。接着播放4段音乐,学生闭眼听辨并思考判断歌曲节拍,并用三拍子指挥图示来表现对应的音乐片段。最后在《牧场上的家》第二段歌曲的律动中结束本堂音乐课。</p> <p class="ql-block">冯娇丽:《劳动乐》</p> <p class="ql-block">张弦:《村居》</p> <p class="ql-block">名师黄美华的欣赏课:《北京喜讯到边寨》</p> <p class="ql-block">李丽:《旋转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尹润萍:《放马山歌》</p> <p class="ql-block">姚丽雅的讲座:《音乐新常态课课例研修》</p> <p class="ql-block">有幸和最欣赏的名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欢的讲座:《统一课标下的独立思考》</p> <p class="ql-block">林东坡的讲座:《国乐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我校音乐教师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p> <p class="ql-block">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学成”。在每节观摩课中,我们都能感觉到名师团队的精心研磨,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供我们学习、借鉴。为此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做一个新时代美育共成长的音乐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