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积极推进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落地生根,推动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拉进城乡距离,实现教师间的优势互补。3月30日,林尤霞名师工作室于龙江中心校,开展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需要老师们的千锤百炼与取长补短。在此次活动中,两位优秀的老师,以他们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英语课堂。</p> 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课例展示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授课教师:龙江中心校冯钰丹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授课内容:外研版三年级下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Module5 Unit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She goes to school on Mondays.</b></p> <p class="ql-block">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冯钰丹老师的课堂。冯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音语调优美,具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活动丰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的这节课,以happy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读图、听音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Ms Smart 和朋友的happy phone call。再进一步梳理文本获取Sam 与Amy 都在周一上学的信息后,冯老师别出心裁的补白,利用Sam 和Amy的校园生活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happy shool life。而故事中的小汤姆虽然没有上学,老师却能通过深入挖掘文本,引导学生读图,感受小汤姆在家的happy life,进而逐步突破本课主题Weekdays’ life make us happy。</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冯老师从文本情境迁移到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组内成员的在工作日期间在校的主要活动。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学生在校上课、参加社团活动的精彩瞬间,升华主题,达到了育人细无声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在冯老师有效的的引导下,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积极参与,整堂课气氛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课例展示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授课教师:嘉积镇第一小学李凤妮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授课内容:外研版三年级下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Module5 Unit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he goes to school on Mondays.</b></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为我们带来展示课的是来自嘉积一小的李凤妮老师。李老师热情洋溢,具有亲和力。她先是通过sharp eye,Free talk等环节,唤醒学生的旧知,初步感知新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有利的铺垫。</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以问题链为驱动,通过看听说等不同的形式,梳理文本中Sam,Amy和Tom的信息。充分利用课文情境,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新知,如goes to school,on Mondays等语言知识。在Pair work环节,李老师延伸课文语境,呈现了Sam和Amy在学校开展的多姿多彩的活动照片,以Look and say的形式,不仅让孩子们操练了句型,也突破了本课难点,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在最后的语用输出环节,李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朋友的周一活动。在互相分享与讨论中,引导学生感悟本课主题:了解朋友的日常活动,可以促进彼此相互了解,增进友谊。</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学习一直在路上,每位参与活动的老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一次教研的机会。瞧,大家齐聚一堂,认真记录,仔细观摩,不断学习,充实自我。</p> 研讨与交流 备课思路分享 <p class="ql-block"> 在聆听了两节课例后,何子嫚老师和吴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备课思路分享。两位老师在分享思路的过程中,主要从教材分析,主题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每一节优秀的课例都离不开备课组背后辛勤的付出。</p> 授课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接着冯老师和李老师先后结合自身感受,就两节课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做了有效的反思。</p> 评课 <p class="ql-block"> 在授课教师为大家做了反思之后,老师们在林尤霞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启了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见仁见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从课标的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板书设计等方面给授课老师指出了亮点,提出了建议,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思想的碰撞中老师们对英语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p> 专业引领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两位优秀的教研员都为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专业引领。</p><p class="ql-block"> 林教研员对两节课例做了总结。</p><p class="ql-block"> 1.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纵观课程的设计,开展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如整合教材,融合三年级下册第五、第六模块的内容做成大的单元整体教学,活用教材,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服务。2.在低段的课堂中,教师应多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p><p class="ql-block"> 姚教研员在评课的最后也为我们今后的英语课堂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1.教师们应深入研读课标,以旧教材融合新课标,积极开展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备课。2.有效利用教学中教师们设计的任务单,服务我们的课堂。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应该设计有效的评价维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控课堂,以评促学,以评促教。4.三年级的自然拼读的教学原则,对于目标字母的发音应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而不是本学段的目标字母则应进行渗透,但不要求掌握。</p> <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惑。仰高笃行,知新致远。教学是发现、是分享、是成长。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研讨中吸收,在反思中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