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雨催花信,春风入校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石城县第四届“名师工程”实施方案》(石教科体字【2020】130 号)精神,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举行全县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暨“表达与交流”主题研讨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遍锤炼成字,千遍推敲成句。一天半时间里,十位名师向我们展示了高水平的示范课,课堂展现丰富多彩,教法不一,课堂的开放性、包容性,老师对学生的亲和、赞美、化错为正,课标把握精准,课堂教学游刃有余,让每位老师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 名师示范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凤兰老师执教二年级写话《我的好朋友》。何老师的课堂从“说名字,说样子,说事情”几个方面展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借助图片紧扣“说样子”抓特点,巧用比喻,聚焦</span>“一起”的含义,拓展延伸,表格梳理让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表达,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如何写好“我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温丽英老师执教四年级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温老师课堂聚焦品一品,在例文对比中明了写作方向,提炼妙招一:题目关键在学会,“不会”到“会”写明了;妙招二:学会过程有曲折,克服困难最重要;妙招三:心情变化句中藏,文章感人不可少。循序渐进、条分缕析,感性地表达了理性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温菊香老师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温老师以一则动画视频《小白兔问路》开篇,骤然抓住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接着又通过说一说、演一演,以及现场求助实践的方式层层递进,在不断的练习与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请人帮忙要“正确称呼对方,使用礼貌用语,说清楚自己的请求,态度要好,眼睛看着对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满华老师执教六年级口语交际《毕业赠言》。课堂富有情感,<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老师如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span>以礼物分享贯穿课堂,引用诗词以及视频内容丰富情感,拓展延伸了课堂,而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送我情。”不仅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上,也触动了在场听课老师们的心,而后孩子们自如地融情于纸笔之上,书写毕业赠言,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小梅老师执教四年级口语交际《自我介绍》。陈老师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引入,用光头强诙谐幽默的自我介绍切入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了“森林运动会”大情境,分了“迎接光头强”———面对陌生人自我介绍,“现场招聘会”——应聘岗位现场介绍,“加入新集体”——新朋友相识介绍,三个环节的实践练习,得出“对象目的不同,内容有所不同”的自我介绍道理。重视方法的指引以及示范引导,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雪梅老师执教二年级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吴老师以儿歌“长大以后做什么”导入课题,创造性的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场外视频连线,给孩子们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他人的梦想职业。孩子们在亲切自然的课堂中不仅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更懂得倾听并善于提问,这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聆听梦想,让人体会到教学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艺术,老师和学生想必心中都是满满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美娥老师执教六年级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李老师由词引事,借助例文,不仅引导学⽣说出运⽤什么⽅法表达情感,还进⼀步思考还可以⽤什么⽅法表达情感?逐步推进,学⽣在领悟了“直接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融情于事,内心独白”的写作⽅法后进⾏⽚段描写,在学⽣的评价中,巩固了对这种⽅法的掌握。形成了⼀条任务链,每⼀个新的任务就是前⼀个任务基础上的提升。在层层推进中,学⽣从被动的、琐碎的知识学习、能⼒训练中解放出来,在理解与表达中建构⾃⼰的习作思维能⼒体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春英老师执教六年级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许老师以魔术开课创意十足,设计的“未来设计师,新品发布会,时光穿梭机”等环节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结合视频,反观生活,让学生从切身体验出发来展开想象,明确“科幻故事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创造出来的。”并结合例文分析,修改文章,真的为孩子们的科学梦插上了“翅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安霞老师执教四年级口语交际《说新闻》。李老师以“过三关”的形式让学生从“一句话新闻播报”到“小组新闻发布会”,再到“班级新闻发布会”,层层递进,扩大学生参与面,创设“招聘新闻播报员”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敢于去说,主动去说。并引导学生收集新闻,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雪英老师执教二年级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张老师构思新颖,通过《长大以后做什么》绘本阅读进入情境,将绘本阅读与口语交际巧妙融合,趣味横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激发表达欲望,提升自信,同时教会孩子怎样说准确、说具体、说漂亮,并学会仔细倾听。板书“梦想林”精美别致,课堂活跃,有“童味”、“童趣”、“童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与观摩、交流、学习的老师们,时而动笔,时而拍摄,时而沉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忍不住张嘴回答上课老师的问题。</p> 研讨交流共芬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研讨环节,十位名师和教研员以“交流与表达”为主题,聚焦“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课例展示,畅谈自己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何凤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更多地与问题解决、项目学习、任务驱动联系起来,写话、习作、口语交际作为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将成为“做事”情境下的真实表达。这意味着学生表达就像吃饭、走路、睡觉一样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 表达与交流,是引导关心世界的方式、载体,好比牵着孩子的手,告诉他这个“村庄”里的一切,让孩子惊喜地发现。关心就能发现,发现这个与他息息相关的世界的人、事、物,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这个世界中,学会凝视、读书、思考、表达。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引导、激励学生,同时设计学习活动,创造机会与条件,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发出自己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温丽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将习作、口语交际统一整合为“表达与交流”。“表达”是指采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把事实、过程、想法、观点表示出来;“交流”即彼此间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观点提供给对方,是一种相互沟通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关于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小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以“乐”字当头,帮助学生树立表达与交流的自信心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营造写作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自己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并将这类佳作积累起来,让学生体验写作带来的成功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与阅读鉴赏关联起来,实现读写结合,读写关联,读写统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我们要在“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上下功夫,最终达成的状态是一种快乐的形态,一种自信的建设,一种与人交流沟通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温菊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口语交际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在幼儿园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已经具备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这个时期学生在听说方面还不太规范。针对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我觉得应该着重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依托教材,加强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请你帮个忙》这节口语交际课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托教材文本,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去交际,有话可说。最后让孩子们发现口语交际并不难,从而培养他们想说、善说、乐说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满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表达与交流”,用“与”连接“表达”“交流”表示并列关系,在原有意义上融合了学科育人,凸显了任务驱动,活化了教学方法。关于新课标“表达与交流”的价值思考与教学建议有以下几点发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表达与交流”更重视教知识教做人——发现走向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表达与交流”更重视统筹学习内容——发现走向整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表达与交流”更重视培养生活意识¬——发现走向情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表达与交流”更重视作文过程教学——发现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而不辍,履践至远。我们要在“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指导上要继续下功夫,写话、习作不只是学生的作业,更应该成为学生的作品,童年的记录,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小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表达与交流”口头表达要求明确:一是乐于用口头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二是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三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设计《自我介绍》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时,就想通过创设一个大情境,将本次教学建议自我介绍的多个小情境融合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情节中,让他们乐于表达,愿意表达,并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有侧重地表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住要点,有条理的自我介绍表达要求过高,所以应该化解一口气表达的难度,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口头“表达与能力”能力的培养,还是应在平时注重学生的真实感情表达,通过多种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模仿等措施,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吴雪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以《平凡的劳动者》这样贴近生活的视频,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建构能力,设计“愿望分享会”“我是小记者”等活动给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生生、师生互动中进行交流实践,让孩子能真切去体会交流的过程,享受交流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在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的学习指导中强调,教师要始终维护快乐的学习情绪,建立学习的自信,让书面与口头的交流、沟通成为学习中愉悦的体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循着新课标这座灯塔,向语文更深处溯之,探寻更加美丽的教学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美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全县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主题研讨会,我参与执教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次锻炼,一种体验,也让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变化。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精彩应该是学生生成的精彩,教师只是引领和点拨者。所以,课前在设计这个课时,我就在想如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孩子梳理表达情感的方法,片段之后由学生点评,想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学会运用这些习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借此点评也正好看看他们掌握的情况,会点评应该就知道用方法了吧!理想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执教下来,发现想给孩子一滴水真的老师要一桶水,希望今后能做学生的水源,向优秀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许春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中的表达、交流,都属于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获得新知,发展语文技能。新《课程标准》也要求: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这一课时,我的目的定位于借助想象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 敏捷性、严密性和创造性。 另外, 在小学生的心灵世界里, 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 他们都有使愿望实现的心理需求。 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在作文中得到实现, 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既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又启发学生谈谈、议议、说说、写写、改改、评评, 既唤醒了学生记忆的表象, 又为学生的习作营造了“乐学”的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安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本次执教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说新闻”,意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搜集天下事,训练搜集材料、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只要是新近发生的真实可靠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此次播报的内容。这节课创设“招聘新闻播报员”的交际情境,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雪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备课前我在思考低段口语交际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哪,想尝试通过绘本阅读进入情境,在阅读的基础上表达与交流,所以设计了绘本阅读与口语交际融合课例。怎样让孩子们知晓这节课要说什么,也想用各种方法教会孩子怎样说准确,怎样说具体,怎样说漂亮,且不忘记教诲孩子不但要会大方表达,也要会仔细倾听。孩子是要通过“表达与交流”提升自我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可我们又该如何去关注,去帮助那些表达不自主和表达不自信的孩子,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表达的快乐,同时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认同,这也将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小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能够通过表达与交流与他人进行沟通,达到情感方面的相互传递。随着课新改的不断深入,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将“表达与交流任务群”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大纲明确的指出了各学段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并要求语文教师对照相应学段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此次,借助“石城县全县小学语文示范课观摩活动暨'表达于交流'主题研讨会”这个平台上,我认真研学了各位专家和大师的课例,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经验,我认为教育者可以为学生创建情境来提高学生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胆表达,真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反复练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当然,教育者自己也应到参与到其中来,并且对学生提供积极合理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文明有礼,条理清晰,中心明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名师风采,悟名师智慧,促自我发展。 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研之弥深。让我们一路同行,潜心耕耘,共同谱写石城教育的壮美篇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 吴佼</p><p class="ql-block">审核: 温福英</p><p class="ql-block">审定: 张春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