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之旅——三星堆博物馆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30日,从九寨沟前往德阳市广汉市,一路雪山美景相伴,最高处海拔3400余米;从茂县开始经过百余公里的连续隧道,全程限速40,大家开玩笑说:把看隧道的兴奋感磨没了。</p> <p class="ql-block">31日终于来到我心心念念的三星堆博物馆,来之前在网络上做足了功课,经参观用了三个多小时,特别是将功课与实物进行一一对号入座后,真是受益匪浅,三星堆博物馆必须是每个人此生必看之地。</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的名字是因为挖掘现场有三堆黄土山包,且遗址附近有个月亮湾,而这三个土堆正好与月亮湾形成三星伴月的样子,所以就取名为“三星堆”。1986年7月至8月三星堆遗址两大祭祀坑的相继发现,大宗精品文物洋洋洒洒的横空出世,成为举世轰动的新闻,三星堆从此名扬天下,可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陶三足炊器、陶盉、陶制各种杯子、陶鸟头把勺、陶双耳杯。此系列让我们联想古蜀先民支起三足炊器烧上木柴饮酒吃火锅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你身边有和他撞脸的朋友吗?</p><p class="ql-block">这件陶人十分罕见,是三星堆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陶制人物雕像。鼻子高挺,嘴角带笑,肢体部分残缺,与断臂的维纳斯是否有些相像呢。</p> <p class="ql-block">象牙新时器时代晚期象牙、商代玉琮、夏代陶高柄豆、商龙虎尊和铜罍。</p> <p class="ql-block">以玉通神。</p><p class="ql-block">“祭山图”玉边璋,它通长54.4厘米,宽8.8厘米。呈刀形,青黑色,上有灰色斑纹。器身近似平行四边形,其状顶端一为钝角,一为锐角,射部和柄部两面,均阴刻有两组图案,图案分上下两幅,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图案里描绘的是古蜀先民在圣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山川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的玉石原料、大石壁、玉圭、玉边璋、玉戈、玉璋(鱼嘴上站着一只鸟)、玉璋、玉边璋。</p> <p class="ql-block">青铜立人像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铜像重约180公斤,它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p> <p class="ql-block">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像山海经中的鱼凫王。青铜立人手中应握有玉璋或手杖之物。</p> <p class="ql-block">金面罩,残高11.3厘米,残宽21.5厘米 用金箔在铜头像上捶拓而成,大小和造型风格与同出土的铜像相同,可能原是 粘在铜头像上的。双眉、双眼及口部镂空,鼻部凸起。</p> <p class="ql-block">金杖,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树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延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与《山海经》里描述的“扶桑树”相拟。</p> <p class="ql-block">神树底坐为山,侧面有一条龙,🌲枝上的鸟向阳而飞,树上的圆圈是古蜀太阳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二号神树三面各有一跪坐铜人像,前臂残缺。,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向上,全树共有九只鸟,鸟的翅膀是收着的,圆盘也无图腾,大家猜测为落日的“若木”。</p> <p class="ql-block">二号神树枝杆上有小圆圈,专家猜测应该是挂物件的。</p> <p class="ql-block">各种挂件</p> <p class="ql-block">三号神树</p> <p class="ql-block">摇钱树,古代四川地区流传一种陶座铜树的随葬明器,多表现昆仑山西王母神话传说,因其挂满铜钱,俗称“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摇钱树与三星堆神树一样,皆是以树、神结合为主要构成因素,表意其“通神”、“通天”之功能用途。实际上神树以鸟代金乌,,摇钱树以朱雀喻日神,其光明之象征意义显明。摇钱树铸“钱”,钱纹多饰光芒,其初始意义仍在表明太阳,树座则综“昆仑”、“灵山”、“玉山”诸神山之义。三星堆神树与摇钱树的图像构成方式,均在以神木、神山相结合而达天地不绝、人神相通之旨意。</p> <p class="ql-block">神树就是由这些七七八八的碎片经考古工作者拼凑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形态逼真、细节丰富,是三星堆已发现并可确认的有纹身青铜人物形象。人像呈跪坐姿态,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头发上竖,双手呈“对掌”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两个手关节明显突起,手背有窝,专家猜测应是镶嵌宝石,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小腿上有龙的纹身。所穿衣物以浮雕形式展现,共有三件,上着外套,下着短裙,短裙上露出另一件服饰的下摆,腰间系带,结袢于腰前。展现出三星堆青铜铸造艺术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金面具薄如蝶翼,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p> <p class="ql-block">青铜持鸟立人像,此铜像与前面青铜大立人像如出一辙,只是此像手持一条龙,因此专家推测大立人手中也应持龙或金仗之类物件。</p> <p class="ql-block">上面为青铜大面具,下面1-3为青铜人像,4为青铜U形面具。</p> <p class="ql-block">特别推出这个铜小立人像,大家仔细看他像不像奥特曼。</p> <p class="ql-block">各种表情的青铜面具。</p> <p class="ql-block">青铜持璋小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跪坐人像,青铜兽冠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坛(残件),完整样式应是上2⃣️</p> <p class="ql-block">各种青铜人像头,第一张是带金面具的青铜人像头。</p> <p class="ql-block">商铜纵目面具通高66厘米,宽138厘米。呈方型,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耳尖部呈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下颌前伸;额部正中有一方孔。此像双目与文献中记载蜀王蚕丛“纵目”的传说相关。</p> <p class="ql-block">青铜面具,宽76厘米,高82.5厘米,眼耳采用嵌铸法铸造,额间补铸高68厘米的龙饰,龙与面具巧妙结合,二者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青铜太阳形器,我叫它“方向盘”。太阳形器在圆凸中心及晕圈上各有一小孔作固定使用,估计是常设在宗庙的神器,钉挂在某种物体上以供祭祀者膜拜。该种近似车轮的青铜器经研究认为是古蜀太阳神崇拜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星堆博物馆唯一一件复制品,真品在修复中,此物从出土一直这样摆放,近期考古工作者发现新的碎片后才知摆在放错误,我们期待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青铜鸡、青铜虎形器、青铜龙、青铜蛇、青铜龙形饰、青铜龙柱形器。</p> <p class="ql-block">古蜀文明的辉煌让人震撼,它的突然消失又是不解之谜,让我们在遐想中静待……解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