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之旅【一】:走进安徽歙县徽州古城、渔梁坝、石潭景区

秦麟浩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5日,我们一行8人开启了春之旅,经过330多公里、近4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歙县县城。</p> <p class="ql-block">  歙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皖南地区。歙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还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国家5A级景区一一徽州古城景区。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p> <p class="ql-block">  这是闻名遐迩的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故形成了四面围合,为中国绝无仅有的牌坊,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城内中和街,仿徽派建筑。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纪念馆大门用青灰色水磨砖砌成,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p> <p class="ql-block">  斗山街因依靠斗山得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斗山街街长300多米,建于明清时期,街内的徽派建筑的主要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p> <p class="ql-block">  离开徽州古城,我们来到了渔梁坝, 渔梁古坝位于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的古代拦河坝,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了,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可下到渔梁坝。</p><p class="ql-block"> 渔梁古坝是古徽州昌盛数百年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保持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风貌。渔梁坝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2001年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渔梁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形成街市,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称之为江南第一水街。</p> <p class="ql-block">  3月26日一早,我们即赶早驱车前往石潭景区。石潭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部,坐落于美丽的昌源河之滨,是黄山百佳摄影基地之一。 石潭村每年的三四月间是那里最美的季节,油菜花、桃花、梨花漫山遍野,晨暮之间云雾弥漫,再加上忽隐忽现的古朴村庄,组合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这里就成了摄影的天堂。前年3月我们曾到过此地,只因天气不好,又是雨又是雾,故留下了很多遗憾,这次再来可以说是故地重游,庆幸的是天公作美,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景交车直接到达第二个观景点一一湖山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经典的第三个观景点一一下汰观景点,站在观景平台上,这里蜚声四方的石潭胜景尽收眼厎,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那样:“枫林相间,五彩纷披,灿若图绣”。</p>